世界食品網

常用的調味品,怎么選才健康?

?? 2019-10-08 2063
核心提示:調味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量不大,但是卻在我們食物的烹調過程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每個家庭的必需品。隨著科技進步,產品不斷創新、迭代和更新,調味品也逐漸精制化和多樣化。很多人在超市買調味品的時候,面對滿滿一貨架,琳瑯滿目的調味品,不知道如何選擇。單就醬油來說,在超市的貨架上會看到,有黃豆醬油,黑豆醬油

調味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量不大,但是卻在我們食物的烹調過程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是每個家庭的必需品。隨著科技進步,產品不斷創新、迭代和更新,調味品也逐漸精制化和多樣化。

很多人在超市買調味品的時候,面對滿滿一貨架,琳瑯滿目的調味品,不知道如何選擇。


單就醬油來說,在超市的貨架上會看到,有黃豆醬油,黑豆醬油,釀造醬油,生抽,老抽,味極鮮......

即使是*簡單的鹽,也分精制鹽,粗鹽,加碘鹽,不加碘鹽,湖鹽,海鹽,巖鹽......

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的安全與健康,為自己和家人挑選健康的食材成為了很多家庭的必修課。

所以,從食材的選擇上,大到主食,小到調味品,都不容忽視。選對了,這些食材可以為我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選錯了,可能就是我們若干年身體健康問題的根源。

對于調味品來說,既然定位是調味品,那就是用量不能太多的,還是少吃為妙。調味品放多了,特別是經過太多人工提純,精制的調味品,對身體都會有負擔,適量就好。

下面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家庭中*常用的醬油,糖,鹽,味精,該如何選擇。

醬油

醬油是由醬演變而來的,在中國有很古老的歷史,據歷史資料記載,*早出現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醬油*早是供給皇帝的御用調味品,由鮮肉腌制而成,于現今的魚露制做過程相近。因為風味佳,流傳到民間后,發展為用大豆釀造。


優質古法醬油,是用黑豆或黃豆,經過洗滌,蒸煮,加入有益菌,鹽,放到大缸里,經過日曬,發酵,半年左右,才能制造出一批醬油。

但是,隨著工業化水平越來越高,技術水平越來越高,通過加入添加劑,本來4-6個月才能發酵完成的工藝可以縮短到了5-7天!雖然對于消費者來說,口感可能沒有太大差別,但長期發酵生產的,肯定是不一樣的。那醬油怎么選擇呢?

首先,我們需要在正規的超市,商場去購買。因為能進入正規超市,商場的商家,一般相對比較正規。它是釀造醬油,還是勾兌醬油,會有詳細的標識。釀造醬油,發酵周期比較長,相對價格也比較貴。

1、看價格

質量好的醬油,價格相對高。

2、看工藝


看上圖的標簽,第1個明確標識是配制醬油,第2個是釀造醬油。

3、看配料


除了看工藝,還得看配料。天然釀造醬油不需要添加防腐劑,本來含有的鹽就是天然的防腐劑。但是,2015年,消費者委員會,發現75%廠商出產的醬油都添加了人工防腐劑。


另外大多數醬油會添加另外一種添加劑叫做焦糖色。

原本焦糖色素被列為天然色素,但是因為根據動物實驗證實,攝取過量的焦糖色素會導致小白鼠患肺癌,甚至致畸,所以政府限制食品中的焦糖色添加量。

一聽易拉罐可樂中所含的焦糖色只有0.06%左右,然而市面上絕大多數草菇老抽、老抽王、紅燒醬油等醬油中的添加焦糖色比例竟高達30%-40%。

雖然說這些添加劑都在國標范圍之內,但咱們老百姓每天不是只吃一種食物。即使每樣都在國標范圍之內,誰又能說出一個明確的標準來界定每天攝取的總量是否超過身體所能負荷的量呢?

4、看泡沫

正常的釀造醬油泡沫多說明醬油中無鹽固形物多質量好。醬油中的氨基酸、肽、多肽、還原糖等具有一定的粘性。泡沫多,粘性高,固形物也多

可以搖晃一下瓶子,看看搖晃出來的泡沫要看泡沫的大小以及是否容易消退,當你搖晃醬油瓶子,因為優質的醬油它的泡沫像啤酒的泡沫,比較細膩均勻,而且不易散去。


但是劣質的或者勾兌的醬油產生的泡沫大小不一,當停止晃動瓶子,泡沫會快速散去。

糖也分白糖,紅糖,黑糖,冰糖......在很多地方菜系,特別喜歡用糖作為調味品。之前的課程里反復講到糖會加速人體老化,加速皮膚衰老。但如果一定要用糖來調味,怎么選?

其實不管是紅糖,黑糖,冰糖還是白糖,都是從甘蔗提取的。而糖的顏色越深,越沒有經過太多工序,營養成分保留的越多。

相對來說,紅糖,黑糖沒有太多精制的程序,保留的營養成分比較多,含有甘蔗里面原有的微量元素,礦物質。如鈣,鐵,胡蘿卜素等。黑糖含有的鈣,是白糖的10倍左右,鐵是白糖的3-4倍。


而冰糖是純度高的糖,它是以白糖為原料,加入了一些化學物質出去雜質,重新結晶而來。


所以,如果一定要選擇吃糖的話,建議大家可以選紅糖或黑糖,盡可能少用白糖,冰糖。

當然任何糖吃多了都不好,而且吃多了會上癮,還會增加食欲!

隨著科學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出現了很多代糖。代糖有糖的甜味,廠商又宣稱這些代糖不像蔗糖那樣對身體有副作用,所以,你會發現很多食品里面都有代糖的身影。

爭議大的代糖當屬阿斯巴甜和安賽蜜。很多時候會同時出現在一些食品的配料表里。

由于阿斯巴甜比一般的糖甜約200倍,又比一般蔗糖含更少的熱量,因此也被廣泛地作為蔗糖的代替品。

阿斯巴甜在人體內,被分解為三類物質:甲醇 、天(門)冬氨酸 、及苯丙氨酸。

甲醇是一種神經,上過高中化學的同學都知道這是“工業酒精”,估計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會講到不良酒商會用這東西勾兌假酒,喝了會失明。甲醇繼而被分解,大家也應該很熟悉,裝修糾紛很多都是它引起的,甲醛會被多種身體的組織吸收,是一種致癌物質。

天(門)冬氨酸:在高中的生物課上也被提到過,是一種非必須氨基酸。百度百科里面說:天(門)冬氨酸是一種刺激性 ,會刺激神經細胞至死。

苯丙氨酸是天然食物中的一種氨基酸 。但正常食物中它們并非呈游離狀態,而是依附其他蛋白質,經身體消化后,互相制衡,影響較溫和,但代糖中它們以添加劑的游離狀態進入人體時,都會嚴重刺激神經元,造成破壞。

以上的化學成分的詳細說明來自網絡。當然度娘也不一定很靠譜,但至少我們可以知道這東西還是挺有破壞的潛質的。


而我們會發現超市里面使用阿斯巴甜的食品、飲料很多。包括幾乎所有的木糖醇口香糖、可樂、酸奶、薯片、某些干果、以及絕大多數打折無糖標志的甜食……既然爭議這么大,我們是不是為了自己的身體,盡量避免呢?

鹽和糖一樣,都是食欲促進劑。我們去餐廳吃飯,剛開始的時候感覺肚子不餓,也沒有食欲。但餐廳服務員端來幾盤開胃小食,小咸菜,酸蘿卜,吃幾口慢慢就有食欲了。


所以如果你想調整體重,鹽和糖都要少吃啊,少吃~

過量的鹽會刺激你的身體,讓你吃的更多。老師在健康人生排毒營里面,我們會講到控制體重,終身都不肥胖的技巧。

鹽是日常生活中的調味品,同時也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不可缺少的營養素,但是需要的量不多。

鹽的作用主要是鈉離子能夠調節身體水分的分布,維持電解質,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維持體內的酸堿度。

古代鹽是國家管控的重要物資,但現在鹽太便宜了,于是餐廳大把大把的往菜里放鹽?,F在幾乎很少有人缺鹽,反而是太多人攝入太多鹽,產生水腫,血壓的問題。

很多餐廳做的飯都很咸,一碗面幾乎要放進去一勺鹽或味精,是正常用量的2-3倍。這種刺激會讓身體付出沉重的代價!

因為過量的鹽,會讓腎上腺衰竭,而疲勞的腎上腺反過來需要更多的鹽!人體就像不知疲倦的馬,不知道休息,只能不停的加量,用鹽,咖啡,糖等去刺激身體。

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鹽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精制鹽

就是把海水過濾,濃縮,加熱,結晶。然后用工藝把海水雜質去掉。


為了防止內陸地區的人缺碘,造成甲狀腺腫大,大部分精制鹽加了碘。加碘鹽對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有幫助,但對甲狀腺亢進的,有危害的作用。

如果有甲狀腺亢進,囊中,結節,不要吃含碘的精制鹽。

2,粗鹽

粗鹽也是海水作為原料制成的鹽,沒有經過精制的提純加工。以前我們的海域是干凈的,海鹽可以直接使用。但現在海水污染,不能直接食用。主要用來腌制。


3,湖鹽

內陸地區的咸水湖,比如茶卡鹽湖,是陸地上產鹽的地方。由于鹽湖鏡面反射的效果特別好。


但近年來到鹽湖旅游參觀的人越來越多,給鹽湖帶來了很大的污染。


所以,如果要買湖鹽,需要像海鹽一樣,考慮污染問題。新西蘭、澳大利亞等人的地區生產的湖鹽,可以選購。

4,巖鹽

現在在營養學界流行的一種鹽叫做喜馬拉雅巖鹽,這是*不受污染的一種鹽。


巖鹽是是遠古時期咸水湖長期蒸發干枯后形成的,之后經過地殼運動到了地下,被稱為鹽的化石。這種鹽不需要暴曬,也不需要處理,只需要磨碎就好了。巖鹽含有人體所需要的若干種微量元素,但是也可能含有人體不需要的重金屬殘留。

所以,如果要買這種鹽,需要注意的是,要買正規廠家經過重金屬檢測的,即可安心使用。

味精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在外面餐館大餐一頓之后,回來會非常的口渴,容易犯困,同時大腦內部,眼球后方有一種特別的空空的感覺。這是西方人稱的叫做中國餐館癥候群,是因為剛剛那一餐吃多了味精雞精引起的。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簡稱MSG。*早是日本一家叫做味之素的公司發明的,只需要加一點點,就可以強烈的增加飯菜的風味。

但是,后來經研究發現,味精的副作用是會造成腦細胞的過度興奮,而且可以跨越血腦屏障,直接傷害腦部。

1957年,美國發現MSG傷害視神經。1967年,美國國會頒發法案,*止在嬰兒食品中添加MSG。因為嬰幼兒腦部在發育過程中,視網膜也在發育,攝入過多的話,腦和眼睛都會受損。

在課前小調查中,還發現有小伙伴家里有味精雞精,看完這一段后,自己決定還要不要繼續吃哦。

其他很多調味品也會添加谷氨酸鈉以增加風味。所以,大家在購買調味品,購買食品的時候,要注意學會看配料表。

舉個例子——味極鮮

這是一個某品牌味極鮮醬油的配料表


你會發現,里面除了有味精,還有5'-肌苷,也屬于增味劑,也是為了提升食物的鮮味,比單純用味精的味道更強。

配料表中還有白砂糖。味極鮮醬油不如普通醬油咸,所以很多人認為不咸更健康。可是,它的味道并不是因為少放了鹽,而是用白砂糖遮蓋了鹽的咸味

所以吃起來咸味低,并不代表里面的鹽含量低!

如果特別喜歡為我們的食物提鮮,給你分享一個無添加又能提鮮的自制調味品——香菇蝦皮粉。


1,將干香菇和蝦皮加水浸泡20分鐘。盡量選擇鹽分低的蝦皮,如果泡后仍然比較咸,可以多換幾次水,盡量析出其中的鹽分。

2,將泡發好的香菇切丁,蝦皮瀝干待用。

3,平底鍋起中小火,放入香菇丁翻炒至水分基本收干。

4,接著倒入蝦皮一起翻炒,炒到蝦皮微微發黃,用手一碾就碎的狀態。如果不想炒,用烤箱會更省事,120度預熱后,上下火烘烤40分鐘左右即可。

5,放至常溫,用破壁機研磨成粉。

其實在家里,用*原始的方法,*天然的調味品,煮出食物*原始的味道,也許不會極度香甜和濃郁,但卻是*健康的!


決定一個人的身體狀況的,不是你用了多么昂貴的保健品,而是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細節中。

在生活的細節中,去阻斷有害物質進入身體。而已經進入身體的那些有害物質,就需要我們自己排毒,凈化身體,把它們排出體外!

如果攝入太多的,身體沒有余力自己代謝出去,也沒有自己主動排毒,再昂貴的保健品也好,產品也罷,都是事倍功半。

而幫助我們的身體排毒,凈化身體,是幫助我們身體健康的第1步。

?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
更多>同類百科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