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因其產量大、收購價平穩,現在可是所有養殖品種中*火的一種。很多人聽過稻田養殖,但是怎么養呢?現分享下泥鰍養殖技術,稻田如何養殖泥鰍:
一、稻田養殖泥鰍優勢
稻田養殖泥鰍優點甚多:**是可以做到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的效果,直接提高經濟效益:增糧、增水、增收、保土、節地、節肥、節工;**,生態效應更為突出,主要表現為泥鰍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蟲,起到生物**蟲害的部分功能,節省農藥,減少了糧食污染。
二、稻田設計的訣竅
1、稻田應當建設在水源方便,水質較好的區域,以便于定期更新水體,保持水中營養。
2、為了方便對魚塘管理,稻田面積應控制在2-10畝為宜。
3、稻田池底應當放20-750px的淤泥,使得我們的臺灣泥鰍吃飽了有休息的場所。
三、天敵預防工作要做好
泥鰍的天敵有:蛇、蜻蜓幼蟲、青蛙、老鼠、翠鳥等。因此,為了提高泥鰍成活率,養殖戶應在稻田周圍圍起1米左右的網,防止天敵侵入,以此提高泥鰍成活率。
泥鰍具有喜陰怕熱的特點,為了讓我們的泥鰍有一個好的生長環境,特別在夏季高溫時,養殖戶可在稻田上放置遮光膜擋住太陽直射對泥鰍生長的影響。
四、投喂管理的小竅門
1、鰍種放養
為了提高泥鰍養殖的效益,廣州聯豐水產技術人員建議養殖戶在選擇泥鰍種苗時,應當選擇體格健壯,魚苗規格均勻、抗逆性強的魚苗進行飼養。切莫貪小便宜而造成水產養殖的損失。泥鰍屬于高密度養殖放養魚類,根據各養殖區域的實際條件,泥鰍苗的放養密度在3-4萬尾/畝,視魚塘實際情況而定。
2、泥鰍飼養管理技術要領
在泥鰍入田前,應當采用生態技術,對水體進行施肥,水中產生大量浮游微生物,使得泥鰍在入田前可以食用大量天然餌料。另外在投喂方面要注意,泥鰍喜靜怕動,喂養時間適合在早上5:00-7:00,晚上18:00-19:00,每次投喂不宜過飽,以7成飽為宜。
五、水質日常管理
在對稻田日常管理中,水質管理應做到以下2點:
1、減少農藥使用對泥鰍造成的影響
為了保持泥鰍品質,建議養殖戶在對稻田的日常管理中要做到減少農藥使用次數,嚴*含有**磷、**酚、呋喃丹、***鈉等劇毒農藥的水流入。
2、定期更換新水,保持水中營養
泥鰍需要在肥水中長勢才會更好,但是如果水質過肥,就會造成水中富營養化,會造成泥鰍缺氧。因此,需要定期地給田中注入新水,定期對稻田進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