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示著季節的轉換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uB0為“立夏”節氣,這個季節,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古時按農歷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如《逸周書%uB7時訊解》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植物生長茂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
氣溫開始平穩上升
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
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后,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
立夏期間要注意起居
在夏季,起居養生也很重要。需要早起晚睡補午覺,由于“立夏”后天亮得早,人們宜于早起,而晚上相對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午睡時間要在中午12點多至1點多,如果睡眠時間過長的話會讓人感覺沒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