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說到檳榔的吃法,臺灣人是很有一套技巧的,他們把采收后的檳榔,剝除果蒂和較老的部分,先取由彰化引進的帶有胡椒香氣的荖葉,再攪勻石灰,用小刀涂少許在葉上,將之卷起。然后切開檳榔,將已卷好的荖葉夾放在中間,這樣老藤、石灰、檳榔一起嚼食。據說,如果三者缺一,檳榔不僅食之無味,人們還會認為你是一個毫無感情的冷血動物。
2、吃檳榔由于三物混合后即呈紅色,食者邊嚼邊吐,吐出來的汁液如同鮮血一般,而嘴角、牙縫都是一灘灘“血跡”,雖**觀,但嚼起來臉頰紅潤,血脈賁張,全身暖洋洋的,如同喝了一杯薄酒,“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那種滋味非親嘗者無法言喻。因此,在臺灣吃檳榔者不**于青年男女,就連已無牙齒的老者也將“三合物”絞碎后嚼食過癮。
3、海南吃檳榔很講究,先把檳榔切成片,然后粉上佐料(用貝殼粉調制成膏狀物)卷上蔞葉,再放進口里慢嚼,初時味澀,并有綠水,待吐完了綠水,又生丹津,吃后面紅耳赤目眩,如醉酒一樣。正如當年蘇東坡即興寫的“兩頰紅潮增嫵媚,誰知儂是醉檳榔”。
4、檳榔還是青年們愛情的象征。小伙子一旦看中哪一位姑娘,先向女方家贈送檳榔果(俗稱放檳榔),表示求婚之意,如果女方收下,就表示定了婚約。舉行婚禮時,檳榔果更是不可缺少的佳品。新郎新娘都要給登門賀喜的親朋敬獻檳榔果,以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