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食品廣告多是以“富含這,富含那”為賣點的,如今,食品廣告則多是宣稱“不含這個、不含那個”。
超市里一些食用油開始在包裝上以醒目的大字標記著“不含抗氧化劑”,網絡上甚至有說抗氧化劑很不安全,有致癌性,長期吃含抗氧化劑的油會有致癌的危險。
這是真的嗎?
家中的食用油保存不好會“哈喇”,就是油脂氧化的結果。氧化作用是食品加工和儲存中*為普遍的變質現象之一。
食用油是*容易氧化的食物之一,陽光照射、高溫都會加速食用油的氧化酸敗,不僅影響口感、還會損壞營養價值,產生對人體有害成分。
食用油的保質期一般為18個月,生產商在食用油出廠前為防氧化實際上已經做過處理,如加入氮氣以隔絕氧氣等,但將食用油購買回家開封后,隔絕氧氣的氮氣就消失殆盡,沒有作用了,因此,廠家還會在食用油中加入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可分為合成抗氧化劑和天然抗氧化劑兩大類,作用就是阻止或延緩食品氧化變質、提高食用油穩定性和延長貯存期,是**一種國家允許在食用油中添加的添加劑。
有貯存試驗顯示:不含抗氧化劑的大豆油過氧化值上升幅度明顯高于含抗氧化劑的大豆油;添加抗氧化劑的油脂在貨架期內,油中的營養物質如甾醇和維生素E的平均損失率均降低。
我國食用油中使用*多的抗氧化劑為特**對苯二酚(TBHQ),允許*高使用量為0.2克/千克,可使油脂的抗氧化穩定性提高3~5倍,另外TBHQ具有防止胡蘿卜素分解作用,對植物油中生育酚有穩定作用,還具有**細菌和霉菌作用。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對許多關于TBHQ的研究結果都顯示:TBHQ作為抗氧化劑使用,在體內不會產生遺傳毒性作用,且已無需再作進一步遺傳毒性研究。
天然抗氧化劑則包括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維生素E等;具有綠色、安全的特點,但目前未被廣泛使用,主要是由于抗氧化效果不一、成本偏高、可能引起食品著色等。
高效穩定、價格低廉的天然抗氧化劑正成為食用油脂抗氧化劑研究開發重點和未來應用趨勢。
近年來,一些油脂廠商通過生產工藝的改進和創新,保留了更多食用油本身就含有的內源性抗氧化成分,如維生素E等,產品在保質期內的各項指標均可達到國家標準,因此市場上出現了一些“不含抗氧化劑”的油品。
總之,食用油保鮮需要抗氧化,只要是按國家標準規定使用抗氧化劑的食用油,其安全性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消費者可放心購買食用。
消費者在購買不含抗氧化劑的食用油時,要盡量根據每天的用量購買合適包裝的食用油;開蓋后*好在2-3個月內用完;食用油廠家在生產不含抗氧化劑的食用油時要謹慎負責,以保證消費者的用油安全為*高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