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內江市的張先生,每周都會開車到市中區的一家鹵菜店買鹵菜,因為“這是全內江吃的鹵菜,沒有之一”。老板張某說經營這家小店2年多來,像張先生一樣的熟客很多,且大多都是專程開車過來買鹵菜。現在,他擴大經營范圍給街邊報亭供貨后,每天能賣出近2000元的營業額。
44歲的張某是內江東興區人,之前在浙江臺州開了10多年的出租車,妻子何素英也在工廠打工。后來夫妻倆籌劃著想做點小生意,張桂成便在2010年5月去了安徽的一家鹵三國鹵菜公司培訓班專門學習制作鹵菜,一年后學成歸來,在翔山路開了這家幾平方米的鹵菜店。在開店之前,張桂成和妻子對多家內江鹵菜進行了“考察”。相比較而言,他覺得自家鹵菜的優勢是味道醇正,“味道比較香。”特別是吃過某品牌快餐的鹵菜后,張桂成有了自信心:“比他們的好吃,沒有他們的油膩,也沒有他們的甜。”
開店兩年來,張桂成每天早上都是七點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制作鹵菜,一直做到下午三點多。店鋪則由妻子一人看管。盡管目前自家鹵菜受到了附近居民和學生的喜愛,但由于地理位置所限,客流量始終沒有達到張桂成心目中的標準。
于是,去年10月,張桂成便把目光投到了街邊鹵菜攤位上,希望能提供一定數量的鹵菜給他們。在被拒絕了十幾次之后,街心花園公交站牌附近的一家鹵菜攤位終于答應售賣鹵菜。“我給他們說的是以較低的進價供貨給他們,也讓他們穩賺不賠。”據了解,一年多來,這家報亭每天能賣出七八十個鹵菜,加上翔山路的總店,冬季生意時鹵菜一天能賣出近200個,每月凈收入上萬。
本文來自鹵三國 www.ahls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