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灰斑病防治措施

   2009-10-07 348
核心提示:玉米灰斑病又稱尾孢葉斑病、玉米霉斑病,近年發病呈上升趨勢,危害嚴重。 發病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病斑橢圓形至矩圓

    玉米灰斑病又稱尾孢葉斑病、玉米霉斑病,近年發病呈上升趨勢,危害嚴重。

    發病癥狀: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病斑橢圓形至矩圓形,無明顯邊緣,灰色至淺褐色病斑,后期變為褐色。病斑多限于平行葉脈之間,大?。?-20)毫米*(2-5)毫米。濕度大時,病斑背面長出灰色霉狀物。

    發病特點:

    該病由真菌引起,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真菌玉米尾孢和高粱尾孢。病原菌隨病殘體越冬,為初侵染源,進行重復侵染。7-8月份多雨的年份易發病,個別地塊可引起大量葉片干枯。病原菌在干燥的條件下能夠在病殘體上安全越冬,但在潮濕的地表層下的病殘體不能越冬。地勢和種植形式對其發生有較大影響,而播期、種植密度、地勢、肥料對玉米灰斑病的影響不大。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用對灰斑病有較好抗性的品種;通過秋翻春耙壓低田間的初侵染源;采用間作種植形式來改善田間小氣候,降低田間的相對濕度,從而達到控制病害發生和流行的目的;病害發生嚴重的地塊必須采用化學防治,防病的同時也能有效的減少病原菌后期的越冬數量。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進行大面積輪作。加強田間管理,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藥,常用藥劑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9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



 
標簽: 玉米 灰斑病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