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水稻中后期肥水管理促苗轉化

   2011-08-15 益農信息網813
核心提示:當前全省水稻已進入爭足穗、促壯稈、攻大穗的關鍵階段。受播栽期推遲影響,目前全省水稻苗情總體不理想,每畝莖蘗數比往年同期普
當前全省水稻已進入爭足穗、促壯稈、攻大穗的關鍵階段。受播栽期推遲影響,目前全省水稻苗情總體不理想,每畝莖蘗數比往年同期普遍少2萬~3萬,葉齡進程慢0.5~1.5葉。同時,受播栽方式多元化影響,水稻苗情發展不平衡。據省作栽系統7月25日苗情統計,手栽稻、拋栽稻葉齡分別為11~13葉、11~12葉,每畝莖蘗數分別為20萬~25萬、22萬~27萬;機插稻葉齡9~11葉,每畝莖蘗數22萬~31萬。部分栽插較早的手栽稻,由于擱田遲緩,群體偏大;部分遲栽的機插稻,由于超秧齡栽插,僵苗不發,群體不足。直播稻葉齡7~9葉,每畝莖蘗數20萬~40萬。當前要因苗制宜,強化稻田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為構建豐產群體打下良好的基礎。

    1. 科學管水,提高群體質量 按照“苗到不等時,時到不等苗”的原則擱田。前階段雨水多,擱田效果差。對已超過穗數苗的田塊,要立即開溝擱田,適當重擱,控制群體進一步增大;對已夠苗和即將夠苗的田塊,采取輕擱、多次擱的方法;對部分遲播、遲插、遲拋等莖蘗數不足的田塊,要帶肥擱田,爭取動搖分蘗成穗,提高成穗率;對僵苗遲發或病蟲害發生重的田塊,可每畝增施尿素3~5公斤,并配施鋅肥、鉀肥等,實行帶肥輕擱田,促進苗情轉化。擱田程度把握田邊未發白,田中有少量細裂縫時上水,然后落干,如此往復,循序漸進,最終達到田土沉實、田中不陷腳、葉色褪淡、葉片挺直的標準。針對今年秸稈還田面積大等特點,中后期水漿管理要防止復水后群體反彈和土壤回軟,除孕穗期和抽穗揚花期建立水層外,其余階段以干濕交替、間歇灌溉為主,直至收獲前一周左右斷水,不能斷水過早。提倡適期收獲,防止收獲過早影響產量。

    2. 因苗施穗粒肥,攻大穗多粒 以生育進程為基礎,根據水稻苗情和葉色褪淡狀況,適時適量施用穗粒肥。穗肥用量,秈稻一般占總施氮量20%~30%,粳稻占總施氮量40%~50%。群體適中的田塊,雜交中秈稻和中熟中粳稻以施?;ǚ蕿橹?,雜交中秈稻在葉齡余數為1~1.5時施用,每畝施尿素4~5公斤,中熟中粳稻在葉齡余數為2~2.5時施用,每畝施尿素5~7.5公斤;遲熟中粳稻和早熟晚粳稻穗肥要促保兼顧,促花肥在葉齡余數為3~3.5時施用,每畝施高含量復合肥15公斤、尿素5公斤,?;ǚ试谌~齡余數為1時施用,每畝施尿素5~7.5公斤。群體不足的田塊,應早施、重施穗肥,雜交中秈稻在葉齡余數為1.5~2時施用,每畝施尿素7.5公斤,促保兼顧;遲熟中粳稻和早熟晚粳稻采用重促的施肥方法,促花肥在葉齡余數為4時施用,每畝施高含量復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酌情施?;ǚ?,在葉齡余數為1時每畝施尿素5公斤。群體旺長的田塊,穗肥施用可推遲一個葉齡,并適當減少用量,也可以采取補施穗肥的方法,即在劍葉抽出期、葉色褪淡時少量補施穗肥,每畝施尿素5~7.5公斤,如劍葉抽出期葉色仍未明顯褪淡,則不施穗肥,可在破口期補施粒肥。對秸稈還田、前期氮肥用量較多的田塊,后期穗肥要適當減少用量。另外,水稻灌漿結實期要注意噴施葉面肥,延長和提高葉片光合能力。

    3. 加強病蟲草害防治 關注稻縱卷葉螟、白背飛虱、褐飛虱、紋枯病和稻瘟病等中后期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及時開展防治。當前雜草稻株高略高于栽培稻、葉片細長、葉色偏淡,在田間較易識別,應及早人工拔除,減輕危害。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