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黃鱔池八種增氧方法介紹

   2011-08-29 山東農業信息網234
核心提示:初秋季節水溫高,容易造成鱔池水體缺氧,進而引起黃鱔的浮頭,嚴重時會造成死亡,給黃鱔養殖戶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當養殖水體缺
初秋季節水溫高,容易造成鱔池水體缺氧,進而引起黃鱔的浮頭,嚴重時會造成死亡,給黃鱔養殖戶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當養殖水體缺氧時,可用以下方法為水體增氧。

  一、降溫增氧。可在養殖池頂上搭架,蓋上稻草遮蔭;也可在池周種藤蔓植物,如南瓜、黃瓜等,讓藤蔓爬到池頂架上遮蔭,以降低水溫,從而達到增氧的目的。  

  二、注水增氧。高溫季節,每天向鱔池注入適量新水,排出老水,使池水溶氧充足。

  三、植物凈水增氧。在鱔池內種植適量的水葫蘆、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這些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大量氧氣,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四、物理凈水增氧。每立方米水體,取20~30克生石灰,兌水化開趁熱潑灑,可清塘消毒,改善水質,增加水體中的溶氧量。

  五、光合增氧。夏秋季節夜間,可用碘鎢燈或較大功率的白熾燈為光源,促使鱔池內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提高水體溶氧量。

  六、藥物增氧。高溫季節,對養殖密度大的鱔池,選用過氧化鈣或漂白粉,每升池水均勻撒2~3毫克,經化學反應釋放氧氣。

  七、清塘增氧。淤泥是池塘主要的耗氧物,因此,每年應及時清淤。

  八、機械增氧。有條件的鱔池,可安裝增氧機。高溫季節,可在凌晨開機1~2小時,增加水體溶氧量。

ta name="ContentEnd" />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