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莜麥高產掌握關鍵技術

   2013-09-17 462
核心提示:莜麥在晉北地區種植面積廣,是高寒山區種植的一種很古老農作物,也是晉北農民主要的糧食作物,莜麥秸稈還是牲畜很好的飼草。下
    莜麥在晉北地區種植面積廣,是高寒山區種植的一種很古老農作物,也是晉北農民主要的糧食作物,莜麥秸稈還是牲畜很好的飼草。下面介紹旱地莜麥高產栽培技術。

選用優良品種。優良品種是高產的主要途徑。要因地制宜地推廣和布局優良品種,根據旱地的特點,選用耐旱,抗病、抗寒、增產潛力大的品種。

秋季機械深耕。大秋作物收獲后機械深耕,梁地反淺位栗鈣土的地塊,耕深15厘米左右。灘地和下濕地耕深20-25厘米為宜。同時在早春頂陵鎮壓效果最好,達到地面無坷拉,上虛下實,起到保墑護土的作用。

輪作倒茬。主要輪作方式有:旱坡地:馬鈴薯—胡麻—豌豆—莜麥—馬鈴薯4年輪作制。

旱灘地:大豆—莜麥—胡麻—馬鈴薯3年輪作制。

適期播種。播種時間是否適時對莜麥產量有較大的影響。一般莜麥從5月初開始播種,一直延續到5月底,特早熟品種最晚可以推遲到6月下旬。

播種深度一般以5厘米左右為宜,早播的要適當深一些,晚播的適當淺一些,干旱少雨和墑情不好的年份要適當深一些。

群體結構合理。旱地莜麥要根據地力和產量目標,確定達到的穗數。一般畝播籽10公斤,畝留苗25-30萬株,在肥力較高的地塊,畝播量可增加112公斤。

科學施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公斤,5公斤磷酸二銨與種子混合均勻一起播下,到拔節期乘雨追肥,一般畝追尿素10公斤。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