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霉菌病防治

   2013-10-18 446
核心提示:1.病因:有機物過多或大型藻類死亡沉積,水體缺氧,致使大量霉菌繁殖感染所致。2.癥狀:水腫或表皮腐爛。水腫的個體通體鼓脹,皮
1.病因:

有機物過多或大型藻類死亡沉積,水體缺氧,致使大量霉菌繁殖感染所致。

2.癥狀:

水腫或表皮腐爛。水腫的個體通體鼓脹,皮膚薄而透明,色素減退,觸摸參體有柔軟的感覺。表皮腐爛的個體,棘刺尖端發白,然后開始潰爛,嚴重時爛掉呈現白斑,繼而感染面積擴大,表皮潰爛脫落,露出深層皮下組織而呈現藍白色。霉菌病一般不會導致刺參大量死亡,但其外部創傷會引起其它病原體的繼發性感染和外觀品質的下降。

3.流行:

每年4月~8月為霉菌病的高發期,幼參和成參都會患病,但在育苗期未見此病發生。目前尚未發現霉菌病導致海參大批死亡的病例。

4.防治:

廣大養殖戶應定期檢查水質的變化及池底的惡化程度,在夏季高溫季節,池底有很多大型藻類和大量魚蝦糞便、魚尸雜草,大型藻類死亡腐爛后,容易造成水質惡化,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水質指標的升高,造成水質污染,繼而導致海參中毒,從而出現海參排臟、僵直,低溫時不能冬眠,體質虛弱,這時致病菌會趁虛而入造成海參腫嘴、化皮現象的發生。無檢查條件的業戶可到有關技術部門檢查,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對癥用藥,千萬不要亂用藥。很多藥物的配伍,有點相互拮抗,也會產生副作用,甚至毒性增強,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標簽: 海參 霉菌病 防治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