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鴨癱瘓咋防治

   2014-02-13 285
核心提示:一、臨床癥狀本病以產蛋鴨群在新開產1~2個月內或正值高峰期多發,出現不能站立,蛋不能產出而卡在泄殖腔,須手工助產才能產出,
一、臨床癥狀

 

本病以產蛋鴨群在新開產1~2個月內或正值高峰期多發,出現不能站立,蛋不能產出而卡在泄殖腔,須手工助產才能產出,發病死亡時間多在后半夜或凌晨,鴨只死亡率在0.3%~0.5%。主要癥狀是兩腿發軟,精神委頓,食欲喪失,常呈側臥姿勢,兩腿或單腿后伸,病鴨拉黃白色或黃綠色糊狀稀糞。將癱瘓鴨移至室外或隔離飼養,經一段時間后,部分鴨不治而愈,嚴重者一般都因不能站立而衰竭死亡。

二、病因分析

1.剛剛開產的蛋鴨,身體尚未完全成熟,由于產蛋引發營養消耗增加,致使鴨只體內各種營養物質缺乏,容易造成癱瘓。

2.光照時間長,使鴨只易早熟,內分泌及代謝紊亂,致使初產蛋鴨不能維持正常產蛋,可引發癱瘓。

3.鴨群發生腸炎,亂用抗菌素和消毒藥,也能影響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4.有的初產蛋鴨仍飼喂青年鴨飼料或是自配飼料中蛋白質、鈣、磷比例不當等原因,導致鈣、維生素D缺乏,可引發本病。

三、治療措施

本病常常是群體中長期零星發病,如果全群用藥代價太高,且停藥后又很快復發。究其原因,泄殖腔部受糞、尿、蛋三方面的刺激,粘膜炎癥很難恢復。故此,僅采取抗菌消炎難以徹底治愈,而應采用綜合治療措施。

1.抗菌消炎。在病程后期采用氟必康和腸快克進行飲水,藥物劑量前4天稍高于治療量,保證藥物達泄殖腔部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效果明顯。

2.澀腸止瀉。用1%白礬液飲水,不但對腸道炎癥部位有收斂作用;而且對致病性大腸桿菌亦有抑制作用。

3.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B,可取得一定療效。

四、預防措施

1.調整日糧中鈣、磷比例,添加維生素A和維生素D3,對發病的鴨需移出隔離飼養以防踩踏或不能飲水和采食而致死,若飼料中鈣多磷少則在飲水中添加0.1%磷酸二氫鈉,若飼料中鈣少磷多則可在飲水中添加1%~2%的碳酸氫鈉,病鴨盡可能地使其在室外運動,接受日光照射,同時,要補飼一定量的青綠飼料。

2.在蛋鴨進入產蛋期后,要在飼料中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3;開產后應補充適量的骨粉和貝殼粉,當產蛋率超過5%時,要及時更換蛋鴨飼料配方,必要時還要適當補充蛋白質飼料,以確保蛋鴨旺產。

3.鴨舍內加強通風換氣,秋冬之交雖然夜間溫度有所下降,仍不能急于提高飼養密度,要增加鴨只采食量。

4.飼養人員應勤觀察,發現病鴨及時與鴨群隔離,并且土霉素、痢菌凈等防止病鴨拉稀和繼發感染,一般可康復。

5.按照蛋鴨生長規律,進入初產期必須及時更換飼料,防止營養供給不足。

6.飼料中適當添加維生素A、維生素D3或魚肝油,以促進蛋鴨對飼料中鈣質的吸收。

7.搞好鴨舍環境衛生和消毒,料槽、水槽要定期清洗消毒,并及時清除糞便。

8.根據生產實際和氣候變化,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生素,防止大腸桿菌病的發生。





 
標簽: 蛋鴨 癱瘓 防治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