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什么情況下需要補水?

   2014-02-20 532
核心提示:許多品種在采收完第一茬菇后菌袋內的含水量就低了,當基質中的含水量低于40%以下,菌絲的生理活動處于停止狀態,基質內的營養難

許多品種在采收完第一茬菇后菌袋內的含水量就低了,當基質中的含水量低于40%以下,菌絲的生理活動處于停止狀態,基質內的營養難以轉化,原基難以形成,因此需要往基 質內補充水分使之陸續長菇。需要補水出菇的品種有平菇、金針菇、香菇、茶樹菇等品種。

常用的補水方法有:

①泡袋法:用大桶或水池,將菌袋放在其中,用木板加石頭壓上后往里加水,當水浸過菌袋,保持12~20小時,經泡水后的菌袋吸水量達到原來菌袋重量即可。

②用補水器補水:補水器是一個直徑不到1厘米的,前端由一個中空狀的尖頭組成,壁上布有許多小孔的鐵管,后端連著塑料管并連接上小型加壓水泵,將小鐵管插入菌袋內,然后打開開關,水注向料內。

③泡袋:對于站立式出菇的菌包,需補水時可將水灌入菌袋,以水漫過培養基量為宜,菌袋經20小時浸泡后,將菌袋內多余的水倒出,并將菌袋排好后進行出菇管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