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短粗瓜”的成因及預防措施

   2014-05-08 428
核心提示:當前短粗瓜的形成與早春季節西葫蘆花芽分化不良有關。由于該期棚室氣溫、地溫低,光照弱,通風透光性差,葉片光合效率低,營養積

當前“短粗瓜”的形成與早春季節西葫蘆花芽分化不良有關。由于該期棚室氣溫、地溫低,光照弱,通風透光性差,葉片光合效率低,營養積累少。再加上西葫蘆根功能下降,對于肥水的吸收、運輸、利用受阻,從而導致西葫蘆花芽分化不良。

另外,在西葫蘆果實發育過程中,點花藥濃度過大,點花藥時間過早,易導致瓜條發育不正常;留瓜多,不疏瓜,造成瓜條營養不足,其生長、發育會受抑制,“短粗瓜”易發生;水大、肥大傷根,吸水、吸肥能力下降,西葫蘆地上部分肥水供給不充分,也易使得瓜條畸形。

在生產中,菜農應根據以上原因采取相應預防措施:

1.定植前,基肥搭配以農家肥(雞糞、鴨糞)20方左右與三元復合肥150斤左右混施,長效加速效,滿足西葫蘆整個生育期生長、發育的養分需求。定植時,通過穴施大源落地生根抗死棵或激抗菌968壯苗棵不死(80—120公斤/畝),協調植株長勢,培育壯苗壯棵,為西葫蘆花芽分化打下營養基礎。

2.西葫蘆坐瓜后,一方面注意棚室保溫、增光。白天溫度保持在20—22℃,夜間溫度12—14℃。及時擦拭棚膜,通過摘葉、吊蔓,增加植株間通風透光性;另一方面追施6—8公斤/畝促果攻果型(20—10—30)芳潤沖施肥并配合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500倍液混多聚硼1500倍液。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