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冬季管理很關鍵

   2014-05-19 467
核心提示:冬季氣溫低,菌絲和子實體生長緩慢,呼吸強度低,出菇量少,但菇肉厚、品質好。廣大菇農要抓住春節期間市場需求量大、冬菇暢銷價

冬季氣溫低,菌絲和子實體生長緩慢,呼吸強度低,出菇量少,但菇肉厚、品質好。廣大菇農要抓住春節期間市場需求量大、冬菇暢銷價高的好時機,果斷采取措施,爭取多出菇,出好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具體管理措施:

提高菇床溫度,創造出菇條件

冬季寒冷,只能靠自然氣溫,結合人為地調節提高溫度。香菇大棚揭去棚上的遮蓋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須揭開外,其余時間罩緊;平菇大棚把棚上的遮蓋物攤??;雙孢菇大棚在棚上再覆蓋一層薄膜。白天靠自然陽光的照射及菌絲自身的生物熱量來保持菇棚內的溫度,晚上棚外加蓋草苫防凍防霜。一般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內溫度可提高5℃~10℃,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補水控濕,保暖防寒

香菇、平菇經發菌和秋季生長,菌棒失水較多,只有原重的50%~60%,這時應補水。補水前敞開棚門通風3~4天,補水時用注水針刺入菌棒內,借助水泵的壓力,使菌棒在短時間內吸足水分,水源以井水為宜。噴水的原則:噴霧狀水,菇多時多噴,菇少時少噴,蕾期多噴,采收期少噴。雙孢菇冬季基本不需進行補水。

注意通風換氣,避免北風襲擊

菇蕾生出后,呼吸旺盛,如果空氣不流通,二氧化碳沉積過多,就會抑制子實體的形成與生長。通風換氣掌握在氣溫較高的中午前后進行,時間10~20分鐘。進出棚內操作,從棚的南側進出,防止干冷寒風襲擊。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