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安全貯藏技術

   2005-10-15 1012
核心提示:1、 選擇適宜的窖址窖址選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地下水位低,土質堅實和管理、運輸方便的地方建窖。2、適時入窖   紅薯入窖前
    1、 選擇適宜的窖址
    窖址選在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地下水位低,土質堅實和管理、運輸方便的地方建窖。

    2、適時入窖   
紅薯入窖前,對貯藏窖刮除舊土,用石灰水涂刷窖壁或用硫磺薰蒸。窖底填干凈沙土厚10厘米,窖的四周用麥秸或谷草圍好,以防潮保溫。
入窖前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處理薯塊,殺死薯塊表面及淺層傷口內的細菌,起到防病保鮮的作用。  
    要隨收獲隨入窖,如不能及時入窖,要堆成大堆并用柴草或薯蔓覆蓋,以防冷害,入窖前要精選,徹底剔除病薯、凍薯、蟲傷薯、霉爛薯以及創傷薯塊,防止病害在窖內擴大蔓延引起 爛窖 。入窖時要輕拿輕放,盡量不傷薯皮,貯藏量一般占窖空間的2/3為宜。

    3、貯藏期的管理   
    入窖20天內為貯藏初期,此期以通風降溫散濕為主,應打開門窗、窖口和氣眼,通風排濕降溫,使窖溫基本穩定在14℃ 15℃。入窖后20天至次年的2月上旬為貯藏中期,此期以保溫防寒為主,加強保濕措施,把窖溫控制在12℃ 14℃之間。 從立春到出窖為貯藏后期,此期以穩定窖溫、適當通風換氣為主。穩定窖溫的同時,窖內濕度保持在85% 90%之間。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生產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