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導、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學會、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年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行。論壇上發布了《2020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南京農業大學張紹鈴教授團隊研究成果“高雜合物種單倍型基因組組裝的新方法”成功入選。
植物基因組組裝大多采用二倍體或者多倍體材料進行混合測序并組裝,對于一些雜合度低和重復序列比例少的物種而言,單倍型基因組組裝的難度并不是很凸顯,但是對于一些自交親和及高雜合的物種,單倍型染色體之間的差異會導致最終基因組存在大量嵌合組裝,而利用這種嵌合基因組將不利于這些物種的后續重測序、進化、基因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張紹鈴教授團隊在成功組裝了世界首個梨基因組精細圖譜及變異圖譜的基礎上,利用12個花粉單細胞對所構建的3.8萬條人工染色體(BAC,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進行單倍型分型,創建了基于“條形-編碼”(Bar-coding)的單倍型基因組組裝方法,成功組裝了梨兩套單倍型基因組。通過這種方法鑒定出了原參考基因組中8.12%的由于雜合引起的嵌合組裝基因,并對所測的‘碭山酥梨’基因組兩個單倍型之間的差異進行了系統分析。同時,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利用花粉單細胞測序對BAC進行分型,也可以結合多種長讀長測序技術(如Pacbio)用于解決復雜植物基因組的單倍型基因組組裝難題,有助于推動農作物及經濟作物等植物基因組的研究。
該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在基因組研究權威期刊《Genome Research》上發表,南京農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張紹鈴教授為通訊作者,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生施冬青為論文第一作者,吳俊教授、殷豪副教授以及福建農林大學唐海寶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吳巨友教授、陶書田教授、齊開杰老師、謝智華老師參與了該研究工作,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
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每年評選一次,遴選時以我國各類科研機構正式發表的農業領域高水平科學研究論文為基礎,根據“前沿引領、開創卓越、重大突破”的原則,經過初選、專家評審及推薦、綜合遴選、解讀發布等過程,最終選出10項能夠充分代表當年我國農業科技前沿研究水平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
日期:2020-11-23
植物基因組組裝大多采用二倍體或者多倍體材料進行混合測序并組裝,對于一些雜合度低和重復序列比例少的物種而言,單倍型基因組組裝的難度并不是很凸顯,但是對于一些自交親和及高雜合的物種,單倍型染色體之間的差異會導致最終基因組存在大量嵌合組裝,而利用這種嵌合基因組將不利于這些物種的后續重測序、進化、基因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張紹鈴教授團隊在成功組裝了世界首個梨基因組精細圖譜及變異圖譜的基礎上,利用12個花粉單細胞對所構建的3.8萬條人工染色體(BAC,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進行單倍型分型,創建了基于“條形-編碼”(Bar-coding)的單倍型基因組組裝方法,成功組裝了梨兩套單倍型基因組。通過這種方法鑒定出了原參考基因組中8.12%的由于雜合引起的嵌合組裝基因,并對所測的‘碭山酥梨’基因組兩個單倍型之間的差異進行了系統分析。同時,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利用花粉單細胞測序對BAC進行分型,也可以結合多種長讀長測序技術(如Pacbio)用于解決復雜植物基因組的單倍型基因組組裝難題,有助于推動農作物及經濟作物等植物基因組的研究。
該研究成果于2019年10月在基因組研究權威期刊《Genome Research》上發表,南京農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張紹鈴教授為通訊作者,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生施冬青為論文第一作者,吳俊教授、殷豪副教授以及福建農林大學唐海寶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吳巨友教授、陶書田教授、齊開杰老師、謝智華老師參與了該研究工作,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
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每年評選一次,遴選時以我國各類科研機構正式發表的農業領域高水平科學研究論文為基礎,根據“前沿引領、開創卓越、重大突破”的原則,經過初選、專家評審及推薦、綜合遴選、解讀發布等過程,最終選出10項能夠充分代表當年我國農業科技前沿研究水平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
日期: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