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周雪平聯合南京農業大學徐毅等在國際植物病理學頂級期刊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Rice stripe virus: Exploring Molecular Weapons in the Arsenal of a Negative-Sense RNA Virus的綜述論文,系統總結了水稻條紋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的最新研究進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由RSV引起的水稻條紋葉枯病是水稻最具毀滅性的植物病害之一,感病水稻常枯孕穗或穗小畸形不實,拔節后發病在劍葉下部出現黃綠色條紋。該病毒由灰飛虱媒介以循徊增殖型的方式在植物間傳播,在歷史上曾造成水稻產量的巨大損失。自2000年以來,伴隨著灰飛虱種群密度增加,RSV在東亞地區再次流行和暴發,對水稻生產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危害,部分地區造成水稻絕收,因此得到眾多科學家的關注,使得RSV成為過去20年來被研究最多的植物病毒之一。借助于分子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外科學家對RSV的侵染過程、致病機制、媒介傳毒以及水稻抗RSV機制等各個方面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的進展。
該論文詳細總結了RSV流行病學、RSV在寄主植物和媒介灰飛虱中的復制和移動,RSV的媒介受體識別和免疫、水稻對RSV的先天免疫防御以及抗病分子機制、RSV的綜合防控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論文重點描述了RSV的武器庫(molecular weapons)以及病毒是如何利用這些武器在植物和介體昆蟲中成功建立侵染的。理解這些問題將有助于掌握RSV的侵染特征,挖掘新的抗病種質資源,并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更詳細地理解負義病毒與寄主相互作用的機制。
我國科學家在RSV基礎研究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并在RSV的綜合防控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RSV病害在我國的發已得到有效控制,成為科技創新應用于植物病毒病防控的成功典范,為植物病毒病害的綜合防控提供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寶貴的實踐經驗。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周雪平教授和南京農業大學徐毅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基金(nycytx-001)等項目的資助。
圖示為RSV編碼蛋白在病毒侵染水稻和煙草過程中的多功能作用
圖示為RSV在灰飛虱體內循徊過程及其編碼蛋白與灰飛虱蛋白相互作用
原文鏈接: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phyto-020620-113020
日期:2021-06-21
由RSV引起的水稻條紋葉枯病是水稻最具毀滅性的植物病害之一,感病水稻常枯孕穗或穗小畸形不實,拔節后發病在劍葉下部出現黃綠色條紋。該病毒由灰飛虱媒介以循徊增殖型的方式在植物間傳播,在歷史上曾造成水稻產量的巨大損失。自2000年以來,伴隨著灰飛虱種群密度增加,RSV在東亞地區再次流行和暴發,對水稻生產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危害,部分地區造成水稻絕收,因此得到眾多科學家的關注,使得RSV成為過去20年來被研究最多的植物病毒之一。借助于分子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外科學家對RSV的侵染過程、致病機制、媒介傳毒以及水稻抗RSV機制等各個方面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的進展。
該論文詳細總結了RSV流行病學、RSV在寄主植物和媒介灰飛虱中的復制和移動,RSV的媒介受體識別和免疫、水稻對RSV的先天免疫防御以及抗病分子機制、RSV的綜合防控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論文重點描述了RSV的武器庫(molecular weapons)以及病毒是如何利用這些武器在植物和介體昆蟲中成功建立侵染的。理解這些問題將有助于掌握RSV的侵染特征,挖掘新的抗病種質資源,并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更詳細地理解負義病毒與寄主相互作用的機制。
我國科學家在RSV基礎研究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并在RSV的綜合防控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RSV病害在我國的發已得到有效控制,成為科技創新應用于植物病毒病防控的成功典范,為植物病毒病害的綜合防控提供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寶貴的實踐經驗。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周雪平教授和南京農業大學徐毅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基金(nycytx-001)等項目的資助。
圖示為RSV編碼蛋白在病毒侵染水稻和煙草過程中的多功能作用
圖示為RSV在灰飛虱體內循徊過程及其編碼蛋白與灰飛虱蛋白相互作用
原文鏈接: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phyto-020620-113020
日期: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