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據農業與農村發展部,2021年前7個月,越南農林水產品出口額約達286億美元,同比增長26.7%。然而,2021年7月份出口額為42億美元,環比下降9.5%。從7月以來,Covid-19疫情出現并在許多農業重點省市擴散蔓延給今年后幾個月國家農業的增長造成大挑戰。
困難重重
Vina T&T進出口貿易與服務公司總裁兼董事長阮廷松表示,該公司現在對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市場出口椰子、榴蓮、龍眼、火龍果、芒果等。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出口同比增長15%。然而,Covid-19疫情在南方地區各省市爆發以來,出口出現逆轉。他說:“出口美國集裝箱貨柜價格井噴式上漲,同疫情發生之前增加多倍,價格從每箱1800美元升至9600-17000美元。
此外,還存在另一個風險就是航運公司減少,甚至有的不開展冷藏貨物、蔬果等產品運輸業務。原因就是Covid-19疫情期間,冷藏貨物的運輸費等于干貨的,而要承受的風險卻更高。這給水果等新鮮產品出口企業帶來巨大損失。這還未提及在原材料種植區,農民心慌意亂,因為他們因不知道疫情延長多久、產品能否銷售,而不專心栽培農作物、導致缺乏服務于出口的高質量原材料的風險出現。農業企業目前處境難上加難。”
與此同時,Covid-19疫情也拉緩水產品出口增勢,導致2021年7月份出口額僅達7.63億美元,同比下降4%。
越南水產品加工與出口協會(VASEP)秘書長張廷槐表示,南方地區19個省市按照第16/CT-TTg號指示實施社會隔離措施,據此要求各家企業按照“三就地”方案開展運營,旨在預防疫情在工廠及工業園區蔓延擴散。
然而,實際上能夠保障上述條件的水產品企業僅占30%。連滿足條件的工廠也只能調動30-50%勞動者,平均生產率比以前下降40-50%。預計全區域生產率降至30-40%。正因為如此,水產品出口正要面對既缺乏原材料及勞動力又滿足不了所簽訂的訂單量等風險。
此外,2021年前7個月,大米出口也出現降勢。出口額達近360萬噸,出口額為19.37億美元,分別同比下降10.6%和0.6%。
加強生產服務于出口
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副部長陳青南表示,該部已經向政府總理申報,提請政府指導南方地區19個省市優先為正在實施“三就地”方案的農水產品加工廠、畜禽飼養與屠宰場及與其結成價值鏈的合作生產廠的100%工人接種疫苗。
對部分工廠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參加工作的勞動力數量較多,但是獲得疫苗接種的人數僅占30-40%,因此疫情傳播風險很高。與此同時,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提議開展為滿足條件的農產品和食品生產與加工企業提升用于購買農產品及農資的貸款限額的計劃。
可見,南方地區各省的農業生產活動正在遇到Covid-19疫情帶來的許多困難。預計,2021年后幾個月,將會出現缺少服務于出口的農產品及食品供應源現象,因為許多原材料種植區被封鎖,收割與生產活動因而遭受影響。農作物不收到栽培,缺乏農資,農民情緒不好等導致缺少高質量出口產品的現象將延續下去。據此,今年后幾個月蔬果出口下降約30%。
對于水產品,VASEP認為,在最好的條件下,即在未來三個月內疫情緩慢并得到控制時,2021年水產品出口額實現90億美元的目標。在更糟糕的情況下,即疫情延續下去以及中國加強對從越南等東盟國家進口的冷凍水產品的檢察,越南水產品出口額最高為88億美元左右。今年后幾個月水產品生產情況依賴于加工廠的生產率。如此困難,但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副部長陳青南強調,
今起至年底,農業要確保防疫工作,同時要維持與恢復農業生產,避免農產品、食品供應鏈中斷,確保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和服務于出口的大貨量,旨在維持整個行業的增長勢頭。(完)
日期:2021-08-12
困難重重
Vina T&T進出口貿易與服務公司總裁兼董事長阮廷松表示,該公司現在對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市場出口椰子、榴蓮、龍眼、火龍果、芒果等。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出口同比增長15%。然而,Covid-19疫情在南方地區各省市爆發以來,出口出現逆轉。他說:“出口美國集裝箱貨柜價格井噴式上漲,同疫情發生之前增加多倍,價格從每箱1800美元升至9600-17000美元。
此外,還存在另一個風險就是航運公司減少,甚至有的不開展冷藏貨物、蔬果等產品運輸業務。原因就是Covid-19疫情期間,冷藏貨物的運輸費等于干貨的,而要承受的風險卻更高。這給水果等新鮮產品出口企業帶來巨大損失。這還未提及在原材料種植區,農民心慌意亂,因為他們因不知道疫情延長多久、產品能否銷售,而不專心栽培農作物、導致缺乏服務于出口的高質量原材料的風險出現。農業企業目前處境難上加難。”
與此同時,Covid-19疫情也拉緩水產品出口增勢,導致2021年7月份出口額僅達7.63億美元,同比下降4%。
越南水產品加工與出口協會(VASEP)秘書長張廷槐表示,南方地區19個省市按照第16/CT-TTg號指示實施社會隔離措施,據此要求各家企業按照“三就地”方案開展運營,旨在預防疫情在工廠及工業園區蔓延擴散。
然而,實際上能夠保障上述條件的水產品企業僅占30%。連滿足條件的工廠也只能調動30-50%勞動者,平均生產率比以前下降40-50%。預計全區域生產率降至30-40%。正因為如此,水產品出口正要面對既缺乏原材料及勞動力又滿足不了所簽訂的訂單量等風險。
此外,2021年前7個月,大米出口也出現降勢。出口額達近360萬噸,出口額為19.37億美元,分別同比下降10.6%和0.6%。
加強生產服務于出口
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副部長陳青南表示,該部已經向政府總理申報,提請政府指導南方地區19個省市優先為正在實施“三就地”方案的農水產品加工廠、畜禽飼養與屠宰場及與其結成價值鏈的合作生產廠的100%工人接種疫苗。
對部分工廠的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參加工作的勞動力數量較多,但是獲得疫苗接種的人數僅占30-40%,因此疫情傳播風險很高。與此同時,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提議開展為滿足條件的農產品和食品生產與加工企業提升用于購買農產品及農資的貸款限額的計劃。
可見,南方地區各省的農業生產活動正在遇到Covid-19疫情帶來的許多困難。預計,2021年后幾個月,將會出現缺少服務于出口的農產品及食品供應源現象,因為許多原材料種植區被封鎖,收割與生產活動因而遭受影響。農作物不收到栽培,缺乏農資,農民情緒不好等導致缺少高質量出口產品的現象將延續下去。據此,今年后幾個月蔬果出口下降約30%。
對于水產品,VASEP認為,在最好的條件下,即在未來三個月內疫情緩慢并得到控制時,2021年水產品出口額實現90億美元的目標。在更糟糕的情況下,即疫情延續下去以及中國加強對從越南等東盟國家進口的冷凍水產品的檢察,越南水產品出口額最高為88億美元左右。今年后幾個月水產品生產情況依賴于加工廠的生產率。如此困難,但農業與農村發展部副部長陳青南強調,
今起至年底,農業要確保防疫工作,同時要維持與恢復農業生產,避免農產品、食品供應鏈中斷,確保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和服務于出口的大貨量,旨在維持整個行業的增長勢頭。(完)
日期: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