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國慶觀察 | 白酒國際化需認定方向風雨兼程

   2021-10-04 中國酒業協會CADA微信號380
核心提示:中國白酒走出去的過程是一個融合的過程,是一個創新的過程。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必須加強組織引導,抱團發力,形成統一話語體系;積極對標,尋找差距,以技術標準的完善取得中國白酒在國際烈性酒市場的話語權;借力資本力量,兼并重組,利用外國本土企業的渠道優勢;樹立清醒意識,求同存異,推動中國白酒產品及文化的國際化表達。……(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世界好,中國才能更好;中國好,世界才會更好。不斷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民,不斷發展進步的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注入了正能量,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美好世界的中國力量。面向未來,中國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白酒產業作為傳統產業,經過深度調整期后進入了向優勢品牌、優勢企業、優勢產區集中的新一輪發展周期,結構性繁榮和擠壓式增長愈演愈烈。在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白酒國際化發展再次在新的語境下被擺到了整個行業面前,如何讓白酒“外循環”跟上“內循環”的腳步,從而構建起暢通高效的白酒“雙循環”體系?這已成為行業亟需回答的重要課題。
 
  目前,各級政府、行業協會、中國酒企積極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將國際化發展作為工作重點。通過聯動協作,中國酒企品牌價值顯著提升,在世界烈酒市場居主導地位。6月2日,全球權威品牌價值評估機構 Brand Finance發布《全球最具價值烈酒品牌50強》榜單,榜單前五強全部被中國白酒品牌占據,分別為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古井貢酒,表現出中國白酒品牌在全球烈酒市場的主導地位。
 
  2021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正式生效,這是從政府層面深化貿易合作的重要舉措,茅臺、五糧液等11個中國酒類地理標識納入歐盟保護范圍內,有助于維護中國白酒在歐洲市場的利益,為白酒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機會。
 
  中國酒業協會分別成立了白酒文化國際推廣委員會、雞尾酒委員會,以組團出海的方式向世界傳播中國白酒的文化底蘊;與此同時,深入分析國際酒類消費市場,建立白酒國際技術標準體系,組織國際間文化及學術交流會議,為中國白酒在國際領域健康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中國白酒走出去的過程是一個融合的過程,是一個創新的過程。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必須加強組織引導,抱團發力,形成統一話語體系;積極對標,尋找差距,以技術標準的完善取得中國白酒在國際烈性酒市場的話語權;借力資本力量,兼并重組,利用外國本土企業的渠道優勢;樹立清醒意識,求同存異,推動中國白酒產品及文化的國際化表達。
 
  組織引導,形成白酒“走出去”合力
 
  強有力的組織是中國白酒“走出去”的基礎力量。首先需要各級政府加強扶持力度,為白酒“走出去”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此外,還需要發揮行業協會組織企業共同抱團出海,聯動政府、學校等多方資源,制定“走出去”系統方案,形成中國白酒對外統一話語體系。
 
  精準對標,推進白酒質量標準國際化
 
  產品出口,標準先行。國際標準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及地區標準已成為國際貿易規則的一部分,成為產品質量仲裁的準則。中國酒業需要逐步參與到國際飲料酒市場規則的構建和完善工作當中,力爭在國際烈性酒標準體系中取得話語權,使白酒標準成為國際飲料酒市場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
 
  兼并重組,借力資本加快“走出去”
 
  資本,在諸多生產要素中,屬流動性最強的,能夠快速整合各種資源。中國龍頭酒企可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推動酒企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中,最大化利用合作企業的渠道優勢,減少國際化阻力,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全面創新,尋求國際化表達方式
 
  白酒作為中國本土文化的產物,是民族的物質文化生活與精神文化生活的集中反映。因此,中國白酒要想真正“走出去”,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時,必須進行本地化探索,深入研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飲用口感、飲酒習慣、飲酒文化,對中國白酒口感進行適度調整,或進行混合酒的創新,使其更加符合不同國家和地區消費人群對風味的追求。



日期:2021-10-04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