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9-10日,“2021(第三屆)中國食品供應鏈大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會議由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采購與供應鏈專業委員會、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食品安全與信息追溯分會承辦,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學、江蘇智信追溯研究院、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支持。
中快餐飲集團采購總監藍赟在會議上做出“團餐供應鏈數字化實戰分享”演講,演講從三個方向去講解了供應鏈系統落地的過程。
一、打造餐飲供應鏈:前端決定存亡,后端決定強弱。
喜餐是全品類市場,涉及到的品類很多,要想靠人工管理它是非常困難的。信息化在前期有可能會增加成本,但是隨著銷售體量的增加,信息化帶來的效率一定是提高的,成本也是降低的。
在自建系統與SaaS之間,如何選擇?
上系統時你可以用SaaS,可以定制一部分,也可以完全自己開發。喜餐選擇用SaaS,到現在為止沒有養一個技術人員。他們認為自建實際上成效并不高,反而可能在市面上買一些東西會更有成效。
信息化投入的成本跟提高效率之間如何平衡?
SaaS系統隨著功能不斷的升級,產品也不斷的升級,價格就會不斷的升級。隨著投入的越多,功能越多,能滿足的需求越多,價格是越高的,所以說信息化投入是個持續的過程。
信息化投入只有形成規?;院蟛艜a生效益,所以說在信息化投入和提高效率之間,要考慮當前的規模適合采購什么系統,適合選擇哪些模塊,這是所有供應商或者經銷商要去考慮的問題。
信息化實施跟傳統習慣的沖突如何面對?
把信息化系統推到倉庫、客戶頭上去的時候,特別是作為經銷商讓客戶使用這套系統的時候,因為習慣問題會產生很多矛盾。對于甲方客戶來說,最簡單的就是發微信,為什么非要上線?因為一定要把數據留存下來,信息化實施跟傳統習慣之間一定會有矛盾,當矛盾發生時一定要堅定自己信息化的意識。
二、食材供應鏈信息化落地關鍵:一快兩慢
喜餐在信息化落地時執行的原則叫“一快兩慢”。迭代一定要快、溝通要快,供應商收到需求才好考慮開發方向。發展用戶不要快,作為集團型客戶,或者說作為經銷商,一定是拿下一個算一個,把拿下的成功案例不斷復制。還有花錢要慢,系統的功能需要逐步的升級體驗,而不是一上來就要最高版本?所以說一定要把錢用在刀刃上。
再來就是終端賦能:研發一把“好用的槍”,你把它交給誰?一定交給一線,要分店覺得好用,倉庫也覺得好用,客戶覺得好用。要考慮能夠幫倉庫解決什么問題,幫下單的客戶解決什么問題,而不是給老板解決什么問題。
三、食材供應鏈數字化的意義:精準找到方向
信息化不等于數據化,信息化只是數據化的一個上游環節,是獲取數據的一個手段。那么獲取到的數據有什么用?數據可以精準的找到方向,可以制定計劃和戰略,可以掌握招聘計劃,可以制定采購計劃。
信息化的目的并不全是為了降低成本,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精準找到方向、制定戰略。所以信息化并不一定能提高公司的效率,但是大數據背后才是真正的價值。
數據為什么有價值?因為信息化系統在自己手里,數據可以自己拿到,拿到這些數據后,就像上了路燈,并不是說重新挖一條路。
這跟百度上搜到的行業數據不同,行業數據上中國餐飲可以做4萬億,但跟企業自身一點關系都沒有。通過自己的信息化系統拿到的數據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數據,在做分析、做企業未來方向規劃的時候,發揮真正的價值,所以說數據它就這么好用。
日期:2021-11-19
中快餐飲集團采購總監藍赟在會議上做出“團餐供應鏈數字化實戰分享”演講,演講從三個方向去講解了供應鏈系統落地的過程。
一、打造餐飲供應鏈:前端決定存亡,后端決定強弱。
喜餐是全品類市場,涉及到的品類很多,要想靠人工管理它是非常困難的。信息化在前期有可能會增加成本,但是隨著銷售體量的增加,信息化帶來的效率一定是提高的,成本也是降低的。
在自建系統與SaaS之間,如何選擇?
上系統時你可以用SaaS,可以定制一部分,也可以完全自己開發。喜餐選擇用SaaS,到現在為止沒有養一個技術人員。他們認為自建實際上成效并不高,反而可能在市面上買一些東西會更有成效。
信息化投入的成本跟提高效率之間如何平衡?
SaaS系統隨著功能不斷的升級,產品也不斷的升級,價格就會不斷的升級。隨著投入的越多,功能越多,能滿足的需求越多,價格是越高的,所以說信息化投入是個持續的過程。
信息化投入只有形成規?;院蟛艜a生效益,所以說在信息化投入和提高效率之間,要考慮當前的規模適合采購什么系統,適合選擇哪些模塊,這是所有供應商或者經銷商要去考慮的問題。
信息化實施跟傳統習慣的沖突如何面對?
把信息化系統推到倉庫、客戶頭上去的時候,特別是作為經銷商讓客戶使用這套系統的時候,因為習慣問題會產生很多矛盾。對于甲方客戶來說,最簡單的就是發微信,為什么非要上線?因為一定要把數據留存下來,信息化實施跟傳統習慣之間一定會有矛盾,當矛盾發生時一定要堅定自己信息化的意識。
二、食材供應鏈信息化落地關鍵:一快兩慢
喜餐在信息化落地時執行的原則叫“一快兩慢”。迭代一定要快、溝通要快,供應商收到需求才好考慮開發方向。發展用戶不要快,作為集團型客戶,或者說作為經銷商,一定是拿下一個算一個,把拿下的成功案例不斷復制。還有花錢要慢,系統的功能需要逐步的升級體驗,而不是一上來就要最高版本?所以說一定要把錢用在刀刃上。
再來就是終端賦能:研發一把“好用的槍”,你把它交給誰?一定交給一線,要分店覺得好用,倉庫也覺得好用,客戶覺得好用。要考慮能夠幫倉庫解決什么問題,幫下單的客戶解決什么問題,而不是給老板解決什么問題。
三、食材供應鏈數字化的意義:精準找到方向
信息化不等于數據化,信息化只是數據化的一個上游環節,是獲取數據的一個手段。那么獲取到的數據有什么用?數據可以精準的找到方向,可以制定計劃和戰略,可以掌握招聘計劃,可以制定采購計劃。
信息化的目的并不全是為了降低成本,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精準找到方向、制定戰略。所以信息化并不一定能提高公司的效率,但是大數據背后才是真正的價值。
數據為什么有價值?因為信息化系統在自己手里,數據可以自己拿到,拿到這些數據后,就像上了路燈,并不是說重新挖一條路。
這跟百度上搜到的行業數據不同,行業數據上中國餐飲可以做4萬億,但跟企業自身一點關系都沒有。通過自己的信息化系統拿到的數據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數據,在做分析、做企業未來方向規劃的時候,發揮真正的價值,所以說數據它就這么好用。
日期: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