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春季中小養殖場戶非洲豬瘟防控技術指南

   2024-04-18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微信號1017
核心提示: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豬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該病主要通過接觸非洲豬瘟染疫豬或污染物傳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徑;也可經鈍緣軟蜱等媒介昆蟲叮咬傳播。春季氣溫較低、晝夜溫差較大,空氣干燥,非洲豬瘟病毒易于存活,加之生豬補欄、調運頻繁,疫情發生風險較高。針對中小規模豬場生物安全設施相對薄弱、防疫能力參差不齊等實際情況,提出如下非洲豬瘟防控建議。……(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豬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該病主要通過接觸非洲豬瘟染疫豬或污染物傳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徑;也可經鈍緣軟蜱等媒介昆蟲叮咬傳播。春季氣溫較低、晝夜溫差較大,空氣干燥,非洲豬瘟病毒易于存活,加之生豬補欄、調運頻繁,疫情發生風險較高。針對中小規模豬場生物安全設施相對薄弱、防疫能力參差不齊等實際情況,提出如下非洲豬瘟防控建議。
 
  一、強化生物安全管理
 
  嚴格執行生物安全措施、提升豬只健康水平、維護適宜的養殖環境是防止非洲豬瘟病毒進入養殖場,提高豬群抗病力的重要措施。
 
  (一)劃分凈區和污區
 
  中小規模豬場應建立凈區和污區觀念,將生產區列為凈區,其他區域,如無害化處理、糞便堆積、出豬等區域列為污區,可以將這些功能區相對集中,放在生產區的下風向,以便實現生產管理由凈區到污區的方向單向流動。生產區要將育肥豬舍放在產房和保育舍下風向,日常管理時,按照由產房、保育舍再向育肥舍的方向流動。如果要從污區到凈區,應嚴格執行消毒措施。
 
  (二)嚴格人員出入管理
 
  實行場區封閉管理,禁止外來人員,尤其是生豬販運或承運人員、保險理賠人員、技術顧問、獸藥飼料銷售人員等進入養殖場。飼養人員進入生產區前3天不得去其他養殖場、農貿市場、屠宰廠(場)、無害化處理廠及動物產品交易市場等場所。進入生產區進行洗澡換衣換鞋,可充分利用生活區淋浴室,滿足三段式洗浴(一次更衣、淋浴、二次更衣)要求。進入生產區需做好鞋消毒。
 
  (三)物資入場靜置或消毒
 
  在豬場門口或者生活區內設置物資消毒靜置間,對物資進行消毒液浸泡或者靜置。有條件的豬場可配備烘干設備。可根據養殖量儲備一定數量的飼料、獸藥(含疫苗)、易耗品等必要物資,減少物資進場頻次。不采購和食用非本場豬肉及與豬肉相關的熟食、火腿、風干肉、水餃、方便面等豬肉產品。
 
  (四)限制外部車輛進場
 
  避免運豬車、飼料運輸車、病死豬收集車、糞污收集車、私人車輛等外來車輛進場。養殖場宜配備拉豬、拉料、運輸糞污、運輸病死豬的內部專用小型車輛。結束作業后,應及時對車輛及所經道路進行清洗消毒。
 
  二、嚴格消毒滅源措施
 
  (一)消毒方式
 
  圈舍、地面、墻面常用噴灑、噴霧消毒,地面、墻面若無易燃物,可使用火焰消毒;室內空氣常用噴霧消毒;器具、衣物等物品常用浸泡消毒,耐高溫物品、金屬圍欄可使用火焰消毒,耐高溫、高濕的器具、紡織品可煮沸消毒;密閉環境常用熏蒸消毒。注意將墻壁、地面、器具等表面的污物徹底清除后再進行消毒。消毒順序應按照從里到外,即由豬舍內到豬舍外、生活區再到場區外的順序依次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二)消毒方法
 
  1.環境消毒
 
  場區道路可用2%燒堿、1:400復合酚、1:200濃戊二醛等消毒劑進行噴灑消毒。腳踏盆和消毒池可用2%燒堿、1:400復合酚、1:400濃戊二醛等消毒。燒堿和復合酚類2~3天換1次,濃戊二醛1~2天換1次。
 
  2.豬舍消毒
 
  豬舍走道、出豬臺等可用2%燒堿、1:400復合酚、1:200濃戊二醛等消毒劑進行噴灑消毒。空欄消毒可用2%燒堿等。帶豬消毒可用1:200過硫酸氫鉀溶液。豬舍熏蒸可按說明書使用二氯異氰尿酸鈉煙熏劑。
 
  3.車輛消毒
 
  空車可用1:200濃戊二醛、1:400復合酚等沖洗車輛。高風險時期用20%二氯異氰尿酸鈉1:500稀釋溶液沖洗。車輛內部可用臭氧熏蒸消毒。
 
  3.飲水消毒
 
  可用二氧化氯消毒,作用1小時,二氧化氯濃度根據說明書添加;或每噸水添加5克二氯異氰尿酸鈉,作用1小時。
 
  4.物資消毒
 
  烘干消毒在60℃~70C保持30分鐘,消毒物品之間要留有空隙,避免堆疊,確保熱空氣流通。浸泡消毒可用1:500過硫酸氫鉀溶液,15C條件下浸泡1小時以上。物品表面擦拭可用1:200過硫酸氫鉀溶液消毒。疫苗等有儲存溫度要求的獸藥,拆掉外層紙質包裝,使用消毒劑擦拭后置于冰箱儲存。衣服、拖鞋等清洗干凈后用沸水蒸煮10分鐘以上;或1:500過硫酸氫鉀浸泡1小時以上。
 
  5.人員洗手
 
  可用1:200過硫酸氫鉀溶液或1:10000二氧化氯溶液消毒。
 
  6.病死豬排泄物
 
  可往病死豬及分泌物污染區域撒漂白粉作用2小時。
 
  三、加強日常養殖管理
 
  (一)做好引種和出豬管理
 
  自繁自養是中小養殖戶防控非洲豬瘟的有效手段。確需引種的應選擇可靠的豬場集中引進豬只。非全進全出的養殖場戶,在生豬進場后,應飼養21天確定健康后,再混群飼養。隔離飼養期間,防止人員、工具、物品等在健康舍和隔離舍之間交叉。出豬臺及附近區域、趕豬通道應硬化,便于沖洗、消毒。出豬臺應安裝擋鼠板,坡底部應設置排水溝等。出豬后,立即對出豬通道和出豬臺的地面進行消毒。
 
  (二)確保豬只營養
 
  要定期查看料槽、料斗,確保不缺料,保證豬只自由采食,不飼喂霉變飼料。每天定時清理料槽,避免飼料殘留。在季節交替、溫度驟變、高溫高濕、環境變化等豬只容易應激時,可在日糧中添加中草藥、抗菌肽等,提高豬群抵抗力。要定期清洗儲水桶、消毒飲水設備,消毒時要卸下飲水嘴、飲水器、接頭等,進行充分清洗后浸泡消毒。
 
  (三)防止冷熱應激
 
  保持豬舍內適宜的溫濕度和空氣質量,減少豬只應激反應。進入豬舍時通過感受舍內氨氣味,判斷通風狀況。自然通風豬舍,開窗時要防止賊風、穿堂風。機械通風豬舍,采用排風扇定時抽風,抽風時段應保證對溫度影響控制在2℃以內。定期維護保養供電和保暖等設施,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四)維持良好的環境衛生
 
  要每日清掃豬糞,防止糞便堆積。定期清掃豬舍,防止豬欄、圍墻、水管和料槽等積存塵土。要采取驅蚊蠅措施,可定期噴灑殺蟲劑,使用蚊香或在舍內懸掛捕蠅燈和粘蠅貼。及時清除場內積水,防止蚊蠅幼蟲孳生。在實體圍墻安裝擋鼠板、場內定期投放鼠藥,防止鼠害。



日期:2024-04-18
 
地區: 非洲 南非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