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指導的,食品伙伴網主辦、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4(第五屆)乳及乳制品檢測與控制技術交流會暨中國乳品創新技術論壇”于2024年5月08日,在上海·上海星河灣酒店(閔行店)盛大開幕。
聚焦中國乳品行業,推進技術合作交流
本次交流會邀請了全國近40位行業專家,共設一個主會場,六個分會場,將同參會代表分享乳及乳制品檢測控制技術,探討先進的行業技術,展望乳及乳制品檢測行業的未來與發展,為乳品行業發展搭建了專業交流平臺,會后將到光明乳業和T?V南德參觀交流。
交流會現場
在所有行業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近半年精心準備的會議如期召開,小編僅代表會務組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未能到現場的小伙伴們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看本次會議現場的盛況吧!
嘉賓致辭
2024年5月09日 上午
上午09:00,由食品伙伴網副總經理楊雪為本次大會開幕致辭,并對遠道而來的各位演講嘉賓、合作單位及參會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大會總會場由食品伙伴網副總經理楊雪主持。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標準四室主任肖晶老師做了題為《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檢驗方法標準現狀及展望》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國家食品安全檢驗方法標準現狀、乳與乳制品涉及的食品安全標準,解讀重點關注的乳品檢驗方法標準,以及下一步工作內容,現場參會人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毛學英老師做了題為《基于特定人群營養需求的功能乳制品研發現狀與趨勢》的報告。
報告指出開發特定人群功能乳品是滿足其營養需求的重要手段,介紹了牛乳的營養健康作用以及國內外功能乳品現狀和功能乳品發展趨勢,對企業功能乳品開發有很多指導意義。
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林立老師做了題為《嬰幼兒配方食品的抽檢工作重點與變化》的報告。
報告中梳理了嬰幼兒配方食品抽檢工作的重點與變化的基本情況,正在制修訂的嬰幼兒食品和乳品相關檢驗標準情況。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技術合作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任一平老師做了題為《乳與乳制品真假鑒別技術進展-蛋白質鑒別檢測技術》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根據靶向蛋白組學的原理,針對國內市場乳與乳制品的摻假現象,在對各種動物源乳蛋白質與大豆蛋白組成進行差異研究的基礎上,應用專一酶切、電噴霧離子化與三重四級桿聯用的技術。建立一個新的高靈敏、準確、高效的定量檢測平臺,可滿足各種動物(奶牛、牦牛、水牛、山羊、綿羊、駱駝等)乳與乳制品中,以及非乳蛋白(大豆)等不同來源的溯源鑒別與定量檢測。為完善乳基食品中乳的鑒別溯源、準確定量提供了有效的檢測手段。
經過短暫的午間小憩,參會代表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午的學習交流中。
下午13:30,微生物的檢驗技術研究分會場與化學分析技術研究(上)分會場同時進行。
微生物的檢驗技術研究
2024年5月09日 下午
微生物的檢驗技術研究分會場由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陳欣欽主持。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李鳳琴老師做了題為《乳及乳制品中致病微生物檢測及風險評估技術研究》的報告。
報告關注乳與乳制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安全問題,對乳與乳制品中微生物檢測新技術及重要致病微生物風險評估進行系統分享,為我們的乳制品微生物污染檢測提供了新技術。
梅里埃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科學事務專家陸俊杰老師分享了題為《乳制品中蠟樣芽胞檢測解決方案》的報告。
報告重點介紹了生物梅里埃針對蠟樣芽孢桿菌檢測及鑒定的微生物快速檢測方法,為我們的乳制品質量控制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程師張祁老師做了題為《新產品微生物風險評估及實踐》的報告。
報告重點介紹新產品微生物的風險識別、殺菌工藝評估及驗證方法,及其在新產品微生物控制中的應用實踐。
杭州大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經理趙澤偉老師做了題為《乳品微生物檢測自動化升級方案:前處理-厭氧培養-快速鑒定》的報告。
報告詳細介紹如何通過微生物檢測自動化設備優化傳統流程,確保乳品微生物檢測及研究的高效與精確。內容涵蓋:如何高效完成乳制品的微生物樣本前處理;如何提高益生菌制品中厭氧微生物的培養及篩選效率;乳制品生產過程中微生物質量控制;如何提高功能菌株的高通量篩選效率。
考鵬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高級戰略項目及應用經理常青老師做了題為《Copan自動化解決方案 - 構筑未來微生物智能實驗室》的報告。
報告講述如何通過搭建自動化平臺,實現微生物檢測的全面自動化。內容涵蓋:理想的微生物檢測實驗室;從常規檢測到致病菌篩查,如何通過軟、硬件平臺全面實現實現微生物檢測的智能化、自動化;自動化流程的建立,如何提高微生物檢測實驗室的運行效率。
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蘭威老師做了題為《調節脂代謝改善肥胖益生菌發掘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的報告。
報告指出受我國益生菌產業起步晚、產業開發落后等因素影響,對益生菌產品開發利用不足,針對益生菌調節脂代謝改善肥胖方面的研究近況和應用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講解。
青島海關技術中心三級研究員雷質文老師做了題為《食品微生物檢測標準方法等效性評估》的報告。
報告圍繞食品微生物檢測標準方法等效性評估方案進行講解,為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方案。
化學分析技術研究(上)
2024年5月09日 下午
化學分析技術研究(上)會場由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總經理李梅主持。
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林立老師做了題為《乳及乳制品新國標檢測方法的適用性》的報告。
報告介紹新方法與舊方法差異性以及對于不同的基質的適用性,從實際樣品的檢測數據入手,對于新方法的適用性進行梳理,并且針對低聚半乳糖和膳食纖維等檢測方法進行關鍵點分析。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液相色譜應用工程師周潔老師做了題為《安捷倫特色液相色譜與毛細管電泳技術助力乳制品行業相關成分分析》的報告。
報告講述安捷倫公司致力于自動化方法的開發與優化,通過利用儀器功能實現分析效率、儀器效率、實驗室效率的提高。分享要點:利用毛細管電泳分析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含量占比及A2奶中A2β酪蛋白;在線固相萃取-二維柱切換法分析乳制品中維生素ADE、維生素K、膽固醇、胡蘿卜素;在線衍生法分析氨基酸及牛磺酸;乳制品中其他相關成分的液相分析。
光明乳業研究院科研中心總監游春蘋老師做了題為《乳中糠醛類物質的檢測、變化及其在乳品質量控制方面的應用舉例》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糠醛類化合物作為美拉德反應產物之一,其含量與乳制品的熱加工程度、配料、保存條件等密切相關。其含量較低時,具有增香作用;但含量過高時,則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對糠醛類物質變化規律、預測模型及控制技術在乳品質量安全控制方面的應用舉例,介紹了四種代表性糠醛類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譜同步分析方法。
拜發分析系統銷售(北京)有限公司部門經理葛麗花老師做了題為《GB 5009.299-202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乳鐵蛋白的測定>標準的實際應用》的報告。
本次匯報主要從該標準的原理、肝素親和柱的選擇、樣品提取、柱容量測定等方面對上述標準方法在實際檢測中的應用做了詳細介紹。旨在為各乳品生產企業及相關檢測機構提供詳盡的解決方案。
SCIEX 中國支持主管 楊總老師做了題為《SCIEX液質系統在乳制品領域的應用》的報告。
本次匯報主要介紹液質系統在乳制品分析中的特點及難點,以及SCIEX液質在乳品分析中的檢測方案。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黃文強老師做了題為《乳及乳制品中母乳低聚糖的檢測方法研究》的報告。
報告主要介紹了乳制品中母乳低聚糖的各種檢測技術,分析各檢測技術方案的優缺點,著重介紹液相質譜法的技術操作及應用。
布魯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應用經理周景旻老師做了題為《布魯克近紅外助力乳制品營養研究》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布魯克近紅外助力乳制品企業檢測乳鐵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酪蛋白等前沿指標,儀器開放建模,可以檢測低至20-50ppm的指標。
國家乳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技術負責人/高級工程師宋戈老師做了題為《國家標準檢測核苷酸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捷徑和修訂線路》的報告。
報告主要分析GB 5413.4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核苷酸的測定》的檢測原理和日常檢測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配方粉樣品中所遇到的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出修訂的技術路線。
至此,2024(第五屆)乳及乳制品檢測與控制技術交流會暨第二屆中國乳品創新技術論壇第一天的內容全部結束!
日期:2024-05-10
聚焦中國乳品行業,推進技術合作交流
本次交流會邀請了全國近40位行業專家,共設一個主會場,六個分會場,將同參會代表分享乳及乳制品檢測控制技術,探討先進的行業技術,展望乳及乳制品檢測行業的未來與發展,為乳品行業發展搭建了專業交流平臺,會后將到光明乳業和T?V南德參觀交流。
交流會現場
在所有行業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近半年精心準備的會議如期召開,小編僅代表會務組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未能到現場的小伙伴們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看看本次會議現場的盛況吧!
嘉賓致辭
2024年5月09日 上午
上午09:00,由食品伙伴網副總經理楊雪為本次大會開幕致辭,并對遠道而來的各位演講嘉賓、合作單位及參會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大會總會場由食品伙伴網副總經理楊雪主持。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標準四室主任肖晶老師做了題為《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檢驗方法標準現狀及展望》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國家食品安全檢驗方法標準現狀、乳與乳制品涉及的食品安全標準,解讀重點關注的乳品檢驗方法標準,以及下一步工作內容,現場參會人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毛學英老師做了題為《基于特定人群營養需求的功能乳制品研發現狀與趨勢》的報告。
報告指出開發特定人群功能乳品是滿足其營養需求的重要手段,介紹了牛乳的營養健康作用以及國內外功能乳品現狀和功能乳品發展趨勢,對企業功能乳品開發有很多指導意義。
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林立老師做了題為《嬰幼兒配方食品的抽檢工作重點與變化》的報告。
報告中梳理了嬰幼兒配方食品抽檢工作的重點與變化的基本情況,正在制修訂的嬰幼兒食品和乳品相關檢驗標準情況。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技術合作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任一平老師做了題為《乳與乳制品真假鑒別技術進展-蛋白質鑒別檢測技術》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根據靶向蛋白組學的原理,針對國內市場乳與乳制品的摻假現象,在對各種動物源乳蛋白質與大豆蛋白組成進行差異研究的基礎上,應用專一酶切、電噴霧離子化與三重四級桿聯用的技術。建立一個新的高靈敏、準確、高效的定量檢測平臺,可滿足各種動物(奶牛、牦牛、水牛、山羊、綿羊、駱駝等)乳與乳制品中,以及非乳蛋白(大豆)等不同來源的溯源鑒別與定量檢測。為完善乳基食品中乳的鑒別溯源、準確定量提供了有效的檢測手段。
經過短暫的午間小憩,參會代表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下午的學習交流中。
下午13:30,微生物的檢驗技術研究分會場與化學分析技術研究(上)分會場同時進行。
微生物的檢驗技術研究
2024年5月09日 下午
微生物的檢驗技術研究分會場由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陳欣欽主持。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李鳳琴老師做了題為《乳及乳制品中致病微生物檢測及風險評估技術研究》的報告。
報告關注乳與乳制品中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安全問題,對乳與乳制品中微生物檢測新技術及重要致病微生物風險評估進行系統分享,為我們的乳制品微生物污染檢測提供了新技術。
梅里埃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科學事務專家陸俊杰老師分享了題為《乳制品中蠟樣芽胞檢測解決方案》的報告。
報告重點介紹了生物梅里埃針對蠟樣芽孢桿菌檢測及鑒定的微生物快速檢測方法,為我們的乳制品質量控制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程師張祁老師做了題為《新產品微生物風險評估及實踐》的報告。
報告重點介紹新產品微生物的風險識別、殺菌工藝評估及驗證方法,及其在新產品微生物控制中的應用實踐。
杭州大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經理趙澤偉老師做了題為《乳品微生物檢測自動化升級方案:前處理-厭氧培養-快速鑒定》的報告。
報告詳細介紹如何通過微生物檢測自動化設備優化傳統流程,確保乳品微生物檢測及研究的高效與精確。內容涵蓋:如何高效完成乳制品的微生物樣本前處理;如何提高益生菌制品中厭氧微生物的培養及篩選效率;乳制品生產過程中微生物質量控制;如何提高功能菌株的高通量篩選效率。
考鵬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高級戰略項目及應用經理常青老師做了題為《Copan自動化解決方案 - 構筑未來微生物智能實驗室》的報告。
報告講述如何通過搭建自動化平臺,實現微生物檢測的全面自動化。內容涵蓋:理想的微生物檢測實驗室;從常規檢測到致病菌篩查,如何通過軟、硬件平臺全面實現實現微生物檢測的智能化、自動化;自動化流程的建立,如何提高微生物檢測實驗室的運行效率。
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蘭威老師做了題為《調節脂代謝改善肥胖益生菌發掘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的報告。
報告指出受我國益生菌產業起步晚、產業開發落后等因素影響,對益生菌產品開發利用不足,針對益生菌調節脂代謝改善肥胖方面的研究近況和應用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講解。
青島海關技術中心三級研究員雷質文老師做了題為《食品微生物檢測標準方法等效性評估》的報告。
報告圍繞食品微生物檢測標準方法等效性評估方案進行講解,為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提供技術方案。
化學分析技術研究(上)
2024年5月09日 下午
化學分析技術研究(上)會場由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總經理李梅主持。
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林立老師做了題為《乳及乳制品新國標檢測方法的適用性》的報告。
報告介紹新方法與舊方法差異性以及對于不同的基質的適用性,從實際樣品的檢測數據入手,對于新方法的適用性進行梳理,并且針對低聚半乳糖和膳食纖維等檢測方法進行關鍵點分析。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液相色譜應用工程師周潔老師做了題為《安捷倫特色液相色譜與毛細管電泳技術助力乳制品行業相關成分分析》的報告。
報告講述安捷倫公司致力于自動化方法的開發與優化,通過利用儀器功能實現分析效率、儀器效率、實驗室效率的提高。分享要點:利用毛細管電泳分析嬰幼兒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含量占比及A2奶中A2β酪蛋白;在線固相萃取-二維柱切換法分析乳制品中維生素ADE、維生素K、膽固醇、胡蘿卜素;在線衍生法分析氨基酸及牛磺酸;乳制品中其他相關成分的液相分析。
光明乳業研究院科研中心總監游春蘋老師做了題為《乳中糠醛類物質的檢測、變化及其在乳品質量控制方面的應用舉例》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糠醛類化合物作為美拉德反應產物之一,其含量與乳制品的熱加工程度、配料、保存條件等密切相關。其含量較低時,具有增香作用;但含量過高時,則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對糠醛類物質變化規律、預測模型及控制技術在乳品質量安全控制方面的應用舉例,介紹了四種代表性糠醛類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譜同步分析方法。
拜發分析系統銷售(北京)有限公司部門經理葛麗花老師做了題為《GB 5009.299-202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乳鐵蛋白的測定>標準的實際應用》的報告。
本次匯報主要從該標準的原理、肝素親和柱的選擇、樣品提取、柱容量測定等方面對上述標準方法在實際檢測中的應用做了詳細介紹。旨在為各乳品生產企業及相關檢測機構提供詳盡的解決方案。
SCIEX 中國支持主管 楊總老師做了題為《SCIEX液質系統在乳制品領域的應用》的報告。
本次匯報主要介紹液質系統在乳制品分析中的特點及難點,以及SCIEX液質在乳品分析中的檢測方案。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黃文強老師做了題為《乳及乳制品中母乳低聚糖的檢測方法研究》的報告。
報告主要介紹了乳制品中母乳低聚糖的各種檢測技術,分析各檢測技術方案的優缺點,著重介紹液相質譜法的技術操作及應用。
布魯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應用經理周景旻老師做了題為《布魯克近紅外助力乳制品營養研究》的報告。
報告介紹了布魯克近紅外助力乳制品企業檢測乳鐵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酪蛋白等前沿指標,儀器開放建模,可以檢測低至20-50ppm的指標。
國家乳制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技術負責人/高級工程師宋戈老師做了題為《國家標準檢測核苷酸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捷徑和修訂線路》的報告。
報告主要分析GB 5413.4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核苷酸的測定》的檢測原理和日常檢測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配方粉樣品中所遇到的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出修訂的技術路線。
至此,2024(第五屆)乳及乳制品檢測與控制技術交流會暨第二屆中國乳品創新技術論壇第一天的內容全部結束!
日期: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