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穩則天下安。今年,黑龍江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首要擔當,深入實施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主攻大面積單產提升,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以糧食喜獲豐收為新中國75周年華誕獻禮。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春分時,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微信公眾號以“市縣農業農村局長談糧食單產提升”專欄,唱響黑土地奮進強音。秋令至,又開設“龍江金秋話豐收”專欄,奏起大糧倉豐收戰歌。即日起,將邀請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和北大荒農墾集團負責同志作客專欄,談單產提升成效,說增糧認識體會,亮豐收成果成效,話明年思路舉措,以更高標準、更硬作風打好秋收生產攻堅戰,努力打造更加穩固、可靠、堅實、安全的大糧倉。
扛穩政治責任 筑牢增產根基
以主動作為護航國家糧食安全
劉光華
倉廩實,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明確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鶴崗市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以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主線,深入挖掘增產潛力,多措并舉提單產、增總產,為端穩“中國飯碗”、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貢獻鶴崗力量。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起糧食安全責任
鶴崗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國糧食、中國飯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糧食安全的工作部署,始終堅持黨政同責、黨政雙責抓糧食生產,精心謀劃、精細組織、精準實施,全力保障糧食生產安全。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掛帥,成立鶴崗市發展糧食和大豆油料生產工作專班,安排部署“穩糧擴豆”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親自調度、靠前指揮,定期召開“穩糧擴豆”調度會議,推動工作落實。各縣區主要領導主動擔責、親自部署,超額完成了省委下達的“穩糧擴豆”政治任務。二是壓實工作責任。制發了《關于提前做好鶴崗市2024年大豆生產任務的通知》《2024年鶴崗市發展糧食和大豆油料生產實施方案》,超前部署,壓實責任,將種植任務分解到縣(區),落實到鄉鎮、村屯、地塊、農戶,實行分片包干,明確責任領導、責任人、責任地塊,嚴明完成時限和標準,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機制,確保任務到底到位。三是強化督導調度。全市成立了4個督導組,指導縣(區)采取項目爭取、種植大戶引領、黨員干部帶頭等多種措施,落實落靠種植任務。同時,強化“聯動式”推進,采取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督導,確保部署直通基層、推進直達一線、落實直接見效。
二、聚焦增產措施,筑牢糧食增產根基
鶴崗市認真落實國家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和我省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聚焦糧食單產提升關鍵技術,強化“科技驅動”和“示范引領”,實施糧食增產措施,狠抓關鍵技術應用,全力提升糧食產量。一是建設科技示范田。強化科技示范引領,著力推廣綠色高產高效示范技術,全市共打造水稻、玉米、大豆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區67萬畝以上,其中百畝攻關田1.1萬畝、千畝示范方5.8萬畝、萬畝創建片7.2萬畝。重點沿鶴名路和G331公路,建設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作物高產示范田11塊,共計4480畝。同時,與海油華鶴公司開展政企合作,建立高產示范田2.1萬畝,減少化肥用量10%,經田間實收測產,玉米每畝產量1186.5公斤,增產10%。二是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加大與省內農業高校和農業科學院合作,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對接黑龍江省農科院佳木斯分院、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設立良種繁育基地,推廣應用大壟密植、大壟雙行、水肥一體化等高產栽培科技20余項,推廣應用面積達1500萬畝次;落實大壟密植技術73萬畝;實施“一噴多防、一噴多促”200萬畝以上。我市糧食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100%、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95%以上。三是提升農業機械水平。結合新技術推廣應用需求,科學規劃農機裝備更新換代,重點加大對電動氣力式播種機、高速電驅精量播種機、側深施肥插秧機、風幕式噴藥機、高性能聯合收獲機的更新力度,不斷提高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等農機裝備的普及率。2024年,落實惠農補貼農機具1224臺,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8%以上。四是深入開展“墾地合作”。積極與農墾寶泉嶺分局開展合作,堅持資源共享,統籌推進合作共建,積極打造“墾地合作”示范村、示范基地,將墾區先進農業技術和生產作業標準平移到地方,有效解決了土地經營分散、細碎問題,輻射帶動地方農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市“墾地合作”面積達到113萬畝、同比增長212%,打造“墾地合作”示范基地15個,“墾地合作”示范村119個,“墾地合作”地塊預計增產5%-10%。
三、強化責任擔當,交出糧食豐收答卷
風吹千重浪,又到豐收時。伴隨農時的推移,秋收大幕已經拉開,為全面提升秋收工作質量,鶴崗市積極主動、搶前抓早,扎實做好秋收各項工作,確保糧食豐產豐收、顆粒歸倉。一是組織領導到位。堅持早行動,早部署,早準備“三早聯動”,提前研判秋收生產形勢,制發了《2024年鶴崗市秋收生產工作指導意見》,科學謀劃、統籌部署,切實把秋收生產工作抓實抓好抓細。市農業農村局成立3個包保組,下沉一線指導縣(區)做好秋收生產,及時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確保秋收工作有序開展,助力糧食豐產豐收。二是機具準備到位。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現場指導農機具檢修,全面排查各類農機安全隱患,全市2.45萬臺套農機具已于9月中旬全部檢修完成,達到生產作業狀態,為秋收、秋整地做好機械準備。預計10月25日前完成收獲任務,上凍前完成秋整地190萬畝以上,確保黑色越冬。三是指導服務到位。各級農技人員深入鄉村一線,結合農業生產形勢和氣候條件,有針對性的開展糧食作物機收減損培訓,并通過實地踏查,指導農戶搶抓晴好天氣,適時收獲。已累計派出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400余人次,指導農戶3400余戶。四是宣傳保障到位。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平臺,大力宣傳秋收典型經驗和工作進展,營造良好的秋收氛圍。同時,加強“秋收”期間道路巡查管控,對上路農用車、拖拉機載人和農用車超載等行為進行勸導教育,及時排除道路隱患,確保不發生交通事故,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下一步,鶴崗市將利用“十一”收獲黃金期,持續推進秋收生產,將農作物全部收獲在最佳豐產期,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以實際行動為祖國75周年華誕獻禮。
(作者系鶴崗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光華)
日期:2024-10-05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春分時,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微信公眾號以“市縣農業農村局長談糧食單產提升”專欄,唱響黑土地奮進強音。秋令至,又開設“龍江金秋話豐收”專欄,奏起大糧倉豐收戰歌。即日起,將邀請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和北大荒農墾集團負責同志作客專欄,談單產提升成效,說增糧認識體會,亮豐收成果成效,話明年思路舉措,以更高標準、更硬作風打好秋收生產攻堅戰,努力打造更加穩固、可靠、堅實、安全的大糧倉。
扛穩政治責任 筑牢增產根基
以主動作為護航國家糧食安全
劉光華
倉廩實,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明確指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鶴崗市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以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為主線,深入挖掘增產潛力,多措并舉提單產、增總產,為端穩“中國飯碗”、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貢獻鶴崗力量。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起糧食安全責任
鶴崗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中國糧食、中國飯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糧食安全的工作部署,始終堅持黨政同責、黨政雙責抓糧食生產,精心謀劃、精細組織、精準實施,全力保障糧食生產安全。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掛帥,成立鶴崗市發展糧食和大豆油料生產工作專班,安排部署“穩糧擴豆”工作。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親自調度、靠前指揮,定期召開“穩糧擴豆”調度會議,推動工作落實。各縣區主要領導主動擔責、親自部署,超額完成了省委下達的“穩糧擴豆”政治任務。二是壓實工作責任。制發了《關于提前做好鶴崗市2024年大豆生產任務的通知》《2024年鶴崗市發展糧食和大豆油料生產實施方案》,超前部署,壓實責任,將種植任務分解到縣(區),落實到鄉鎮、村屯、地塊、農戶,實行分片包干,明確責任領導、責任人、責任地塊,嚴明完成時限和標準,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機制,確保任務到底到位。三是強化督導調度。全市成立了4個督導組,指導縣(區)采取項目爭取、種植大戶引領、黨員干部帶頭等多種措施,落實落靠種植任務。同時,強化“聯動式”推進,采取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督導,確保部署直通基層、推進直達一線、落實直接見效。
二、聚焦增產措施,筑牢糧食增產根基
鶴崗市認真落實國家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和我省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聚焦糧食單產提升關鍵技術,強化“科技驅動”和“示范引領”,實施糧食增產措施,狠抓關鍵技術應用,全力提升糧食產量。一是建設科技示范田。強化科技示范引領,著力推廣綠色高產高效示范技術,全市共打造水稻、玉米、大豆綠色高產高效示范區67萬畝以上,其中百畝攻關田1.1萬畝、千畝示范方5.8萬畝、萬畝創建片7.2萬畝。重點沿鶴名路和G331公路,建設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作物高產示范田11塊,共計4480畝。同時,與海油華鶴公司開展政企合作,建立高產示范田2.1萬畝,減少化肥用量10%,經田間實收測產,玉米每畝產量1186.5公斤,增產10%。二是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加大與省內農業高校和農業科學院合作,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對接黑龍江省農科院佳木斯分院、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設立良種繁育基地,推廣應用大壟密植、大壟雙行、水肥一體化等高產栽培科技20余項,推廣應用面積達1500萬畝次;落實大壟密植技術73萬畝;實施“一噴多防、一噴多促”200萬畝以上。我市糧食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100%、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95%以上。三是提升農業機械水平。結合新技術推廣應用需求,科學規劃農機裝備更新換代,重點加大對電動氣力式播種機、高速電驅精量播種機、側深施肥插秧機、風幕式噴藥機、高性能聯合收獲機的更新力度,不斷提高先進適用、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節能環保等農機裝備的普及率。2024年,落實惠農補貼農機具1224臺,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8%以上。四是深入開展“墾地合作”。積極與農墾寶泉嶺分局開展合作,堅持資源共享,統籌推進合作共建,積極打造“墾地合作”示范村、示范基地,將墾區先進農業技術和生產作業標準平移到地方,有效解決了土地經營分散、細碎問題,輻射帶動地方農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市“墾地合作”面積達到113萬畝、同比增長212%,打造“墾地合作”示范基地15個,“墾地合作”示范村119個,“墾地合作”地塊預計增產5%-10%。
三、強化責任擔當,交出糧食豐收答卷
風吹千重浪,又到豐收時。伴隨農時的推移,秋收大幕已經拉開,為全面提升秋收工作質量,鶴崗市積極主動、搶前抓早,扎實做好秋收各項工作,確保糧食豐產豐收、顆粒歸倉。一是組織領導到位。堅持早行動,早部署,早準備“三早聯動”,提前研判秋收生產形勢,制發了《2024年鶴崗市秋收生產工作指導意見》,科學謀劃、統籌部署,切實把秋收生產工作抓實抓好抓細。市農業農村局成立3個包保組,下沉一線指導縣(區)做好秋收生產,及時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確保秋收工作有序開展,助力糧食豐產豐收。二是機具準備到位。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現場指導農機具檢修,全面排查各類農機安全隱患,全市2.45萬臺套農機具已于9月中旬全部檢修完成,達到生產作業狀態,為秋收、秋整地做好機械準備。預計10月25日前完成收獲任務,上凍前完成秋整地190萬畝以上,確保黑色越冬。三是指導服務到位。各級農技人員深入鄉村一線,結合農業生產形勢和氣候條件,有針對性的開展糧食作物機收減損培訓,并通過實地踏查,指導農戶搶抓晴好天氣,適時收獲。已累計派出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400余人次,指導農戶3400余戶。四是宣傳保障到位。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平臺,大力宣傳秋收典型經驗和工作進展,營造良好的秋收氛圍。同時,加強“秋收”期間道路巡查管控,對上路農用車、拖拉機載人和農用車超載等行為進行勸導教育,及時排除道路隱患,確保不發生交通事故,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下一步,鶴崗市將利用“十一”收獲黃金期,持續推進秋收生產,將農作物全部收獲在最佳豐產期,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以實際行動為祖國75周年華誕獻禮。
(作者系鶴崗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光華)
日期:202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