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毒死蜱被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印度提出反對終獲5年豁免

   2025-05-09 世界農化網980
核心提示: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2025年4月28日至5月9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巴塞爾公約》《鹿特丹公約》和《斯德哥爾摩公約》締約方會議(BRS COPs)上,印度反對將毒死蜱(Chlorpyrifos)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附件A,理由是缺乏替代品和可能對糧食安全造成威脅。盡管如此,會議最終決定將毒死蜱列入附件A,但為印度等部分國家提供了特定豁免,豁免期限為五年。……(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2025年4月28日至5月9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巴塞爾公約》《鹿特丹公約》和《斯德哥爾摩公約》締約方會議(BRS COPs)上,印度反對將毒死蜱(Chlorpyrifos)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附件A,理由是缺乏替代品和可能對糧食安全造成威脅。盡管如此,會議最終決定將毒死蜱列入附件A,但為印度等部分國家提供了特定豁免,豁免期限為五年。 
  事件背景
 
  毒死蜱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有機磷殺蟲劑,主要用于農業和公共衛生領域,以控制害蟲如白蟻、蚊子和圓蟲等。它通過抑制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來影響神經功能,對目標害蟲和非目標物種(包括人類)均會產生影響。研究表明,毒死蜱與神經發育不良、出生體重降低、肺癌和前列腺癌等健康問題有關。此外,它在環境中具有持久性,會在生物體內積累并通過食物鏈放大,對人類和野生動物的健康構成威脅。
 
  2021年,歐盟提議將毒死蜱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的全球淘汰名單。2024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審查委員會(POPRC)在評估了毒死蜱的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長距離遷移能力后,建議將其列入公約附件A,并提出了三項豁免:
 
  · 用于下列方面的植物保護:(1) 防治水稻中的稻飛虱、水稻螟蟲和稻縱卷葉螟;(2) 柑橘介殼蟲防治;(3) 針對花生蠐螬的地下蟲害防治;(4) 針對甘蔗上的甘蔗甲蟲的地下蟲害防治;(5) 蝗蟲防治;
 
  · 牛身上的蜱蟲防治;
 
  · 建筑物地基中木材的蛀蟲和白蟻防治。
 
  會議討論與分歧
 
  在BRS COPs會議上,各國代表就毒死蜱的列入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印度強調,由于缺乏替代品,全面禁用毒死蜱可能會對糧食安全產生影響。印度是毒死蜱的主要使用國之一,2016-2017年期間,毒死蜱占印度總殺蟲劑消費量的9.4%。此外,印度還是毒死蜱的主要生產國之一。印度政府認為,在找到合適的替代品之前,禁用毒死蜱將對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打擊。
 
  然而,許多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印度的立場表示反對。包括突尼斯、巴基斯坦、塞爾維亞、瑞士、歐盟、馬爾代夫、烏拉圭、圭亞那、委內瑞拉、英國、伊拉克和挪威在內的多個國家支持將毒死蜱列入附件A。一些非洲國家如喀麥隆、肯尼亞和贊比亞則提出了特定的豁免要求,例如喀麥隆希望繼續在棉花、蟋蟀、棉籽和蝗蟲防治中使用毒死蜱,肯尼亞則要求在獸醫和白蟻防治應用中給予豁免。
 
  最終決議
 
  經過多輪討論和協商,會議最終達成了一項妥協方案。毒死蜱被正式列入《斯德哥爾摩公約》附件A,但印度等部分國家獲得了特定豁免。印度將繼續在12種作物(水稻、小麥、鷹嘴豆、甘蔗、豆類、棉花、芥末、茄子、洋蔥、蘋果、大麥和花生)上使用毒死蜱,以應對特定害蟲和白蟻問題。這一豁免期限為五年,屆時印度需重新評估并逐步淘汰毒死蜱的使用。
 
  盡管如此,這一決議仍受到一些環保組織和國際機構的批評。國際污染物消除網絡(IPEN)指出,眾多豁免條款削弱了《斯德哥爾摩公約》的效力,保護了工業利益,而非公眾健康和環境。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毒死蜱歸類為中等危害的農藥,而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則認為其可能致癌。此外,一項2024年的研究發現,在印度德里和德哈拉敦周邊地區市場銷售的食品中,毒死蜱的檢出頻率最高,達到33%。



日期:2025-05-09
 
地區: 亞洲 印度
標簽: 糧食安全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