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美貿易致全球水產鏈震蕩:中國出口商迎來艱難二季度

   2025-05-10 凍品攻略微信號727
核心提示:在全球水產業最重要的年度展會之一——巴塞羅那國際水產展期間,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CAPPMA)主席崔和直言,2025年第二季度起,中國水產品出口將面臨顯著下滑壓力,中美貿易摩擦正把兩國企業一同拖入“雙輸”的泥潭。……(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在全球水產業最重要的年度展會之一——巴塞羅那國際水產展期間,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CAPPMA)主席崔和直言,2025年第二季度起,中國水產品出口將面臨顯著下滑壓力,中美貿易摩擦正把兩國企業一同拖入“雙輸”的泥潭。  
  “第一季度的增長是美國進口商在關稅前的集中補貨,短期激增掩蓋了長期風險,第二季度的形勢必然走弱。”崔和在接受UCN采訪時表示。
  
  第一季度“虛火”背后:中美貿易平衡被打破
  
  據中國海關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海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7.5%,達46.2億美元,出口量增長16%至103萬噸。其中對美出口額增長12.5%,達4.7億美元,出口量為8.16萬噸,同比增長9.2%。
  
  “這看起來是個好成績,但實則是‘虛火’。2022年至2024年,中國水產品出口總體呈下滑態勢。只有第一季度的反彈,是因美方提前搶貨。”崔和指出。
  
  而貿易戰前,中國與美國的水產貿易在數量上相對平衡——雙方年貿易量約50萬噸,中國出口加工類產品,美國出口初級原料,價值差異由此產生。但如今,美國對中國水產品加征的三位數關稅令這一格局徹底失衡,羅非魚首當其沖。
  
  2024年,中國對美羅非魚出口達12.8萬噸,出口額4.26億美元,占比極高。如今,在高額關稅面前,羅非魚出口商不得不尋找替代市場,部分產品被迫“滯養池中”。
  
  “魚養久一點沒關系,但如果出路找不到,產業鏈會從源頭斷裂。”崔和坦言。
  
  政策建議:扶出口不如強內銷
  
  面對突如其來的外需收縮,崔和認為,政府不應僅依賴補貼,而應通過政策引導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實現“內外兼顧”。
  
  “中國擁有世界最豐富的水產養殖品種,適應力極強。與其硬扛出口低迷,不如推動更多產品進入國內渠道。”他建議道。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水產品進口量達467萬噸,2024年雖有所回落至450萬噸,但仍高于出口總量。其中蝦類產品尤為突出,2023年進口量高達110萬噸,穩居全球第一。
  
  貿易戰蔓延影響全球
  
  崔和警告,中美貿易戰的負面影響不僅限于兩國,也正在擾亂全球供應鏈。
  
  “其他國家也在觀望,不敢貿然進入美國市場。今天投資建廠,明天美國就降關稅,那之前的布局全打了水漂。”他指出,這種政策的不可預測性,是壓垮全球水產貿易信心的最大障礙。
  
  目前,不僅中國出口商加快搶灘歐洲市場,越南、印尼、印度等國也在調整重心,歐洲成為新的“兵家必爭之地”,競爭將更加激烈。
  
  寫在最后:走出困局,還需穩定與對話
  
  崔和強調,中美海產品貿易合作已有近30年歷史,已深度綁定彼此產業鏈。“貿易關系不是幾年就能建立的,輕易切斷只會造成兩敗俱傷。”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正如中方多次表達的態度,如果貿易摩擦能夠通過談判緩解,水產品出口也將迎來“重新正常化”的曙光。
  
  但在此之前,中國企業必須做好準備,未雨綢繆,以靈活的戰略應對未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日期:2025-05-10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