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全球大米價格在未來數月將上漲10%至20%,這是由于厄爾尼諾天氣影響了亞洲的主要糧食生產國,使當地種植區遭受干旱,糧食庫存將降至多年來的低值。
主要糧食作物價格走高,對于亞非地區的貧窮國家是個壞消息,但對于第二大糧食出口國泰國卻是一大利好,泰國積壓的糧食庫存對大米市場起到了重大影響,并在6月份將基準價格推至7年半以來的新低,達到每噸367.50美元。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發布的數據,來自印度、泰國和越南的大米出口額占到世界貿易總額的68%,今年可達到2720萬噸,同比下降6.2%。
領先的印度大米船運公司 Pattabhi Agro Foods Pvt Ltd的總經理B.V. Krishna Rao表示,“市場還未考慮主要生產國產量降低的前景。預計大米在年底將提價10%。”實際上,考慮各國氣象局都在預測強厄爾尼諾即將侵襲,厄爾尼諾一般會在亞洲和東非形成破壞作物的高溫天氣以及在南美形成強降雨和洪災,大米價格因此可能上漲得更厲害。
印度新德里一家全球糧食貿易公司的經銷商表示,“如果8月份的天氣然跟7月份一樣不利,大米價格在未來數月將上漲20%。”出口商表示,主要出口國2014年出口強勁,國內總庫存降低,將進一步助推糧食價格上漲。
然而,在需求方面,由于對厄爾尼諾影響糧食供給的擔憂,有些國家開始囤積糧食。菲律賓作為世界最大的大米進口國之一,近期表示將進口更多的大米來提高緩沖庫存,同時穩定本國大米的價格。
貿易商預料主要的大米進口國中國及尼日利亞在未來數月將做出類似的反應。據國際糧食委員會預測,中國2014/15年的進口數量將增加8%,達到400萬噸,尼日利亞的進口數量同比將增加9%,達到370萬噸。
曼谷的一家大米出口商稱,“進口國在大米價格持續下跌時未建立庫存。一旦價格回升,這些國家將增加購買量。”
日期:201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