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基斯坦《商業紀事報》11月25日報道,本周二,在確認港口衛生條件和漁產品處理方式有了明顯改善之后,巴海洋漁業局(Marine Fishery Deparment)恢復了對歐盟的海產品出口,并重開了卡拉奇港K-I漁產品拍賣行。此前,因衛生條件惡劣,巴海洋漁業局暫停對歐盟海產品出口長達兩個月,相關官員表示,“我們自己關停整頓好過被歐盟處罰,因為歐盟一旦決定停止從巴進口,就至少是10年的時間。”
海洋漁業局表示關停的主要原因是卡拉奇漁港(KFHA)和漁民合作會(FCS)疏于管理。KFHA負責人阿萬(Muhammad Ramzan Awan)建議,一是漁業當局將大型漁船向Korangi漁港進行分流,并提供相關便利措施,這樣一方面可以緩解卡拉奇漁港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能減少魚貨在港口的停滯時間。二是嚴格限制對小魚的捕撈,捕撈小魚不僅破壞漁業資源,而且因為捕獲的小魚大部分無法售出,變成了垃圾,也惡化了漁港衛生。另外,相關船舶以及沿岸工廠在港口航道內傾倒垃圾也對衛生條件造成很大影響。
日期:2015-11-26
海洋漁業局表示關停的主要原因是卡拉奇漁港(KFHA)和漁民合作會(FCS)疏于管理。KFHA負責人阿萬(Muhammad Ramzan Awan)建議,一是漁業當局將大型漁船向Korangi漁港進行分流,并提供相關便利措施,這樣一方面可以緩解卡拉奇漁港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能減少魚貨在港口的停滯時間。二是嚴格限制對小魚的捕撈,捕撈小魚不僅破壞漁業資源,而且因為捕獲的小魚大部分無法售出,變成了垃圾,也惡化了漁港衛生。另外,相關船舶以及沿岸工廠在港口航道內傾倒垃圾也對衛生條件造成很大影響。
日期:201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