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維也納5月2日電】日本福島大學環境放射能研究所教授青山道夫近日在維也納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上發布調查結果稱,因2011年3月的福島核事故而排入大海的放射性銫中有一部分在北太平洋循環后回流到了日本附近海域。
調查顯示,事故后暫且下降的海水中銫的濃度已變高,超過事故之前的水平,最高達到每立方米2貝克勒爾。這大大低于食品輻射標準值,青山解釋稱,“這對魚類和人體完全沒有影響。不過由于銫137的半衰期很長,濃度很可能會長期保持這一水平或進一步上升。”
日期:2016-05-18
【共同社維也納5月2日電】日本福島大學環境放射能研究所教授青山道夫近日在維也納召開的國際學術會議上發布調查結果稱,因2011年3月的福島核事故而排入大海的放射性銫中有一部分在北太平洋循環后回流到了日本附近海域。
調查顯示,事故后暫且下降的海水中銫的濃度已變高,超過事故之前的水平,最高達到每立方米2貝克勒爾。這大大低于食品輻射標準值,青山解釋稱,“這對魚類和人體完全沒有影響。不過由于銫137的半衰期很長,濃度很可能會長期保持這一水平或進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