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生產系統需改造以實現消除饑餓

   2017-02-23 中國氣象局張明祿570
核心提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月22日發布的一份新報告指出,由于自然資源面臨的負擔加大,發展不平等加劇以及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人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月22日發布的一份新報告指出,由于自然資源面臨的負擔加大,發展不平等加劇以及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人類未來的自給自足能力受到威脅。如果不對糧食生產系統進行投資和改造,國際社會將無法實現到2030年消除饑餓的目標。 
    聯合國糧農組織22日發布了《糧食和農業的未來:趨勢和挑戰》報告,總結了糧食和農業面臨15大趨勢和10大挑戰。報告總結的主要挑戰包括:經濟增長對自然資源過度消耗、人口增長需要更多糧食、世界各地沖突持續等。如果不對糧食系統進行投資和改造,國際社會將無法實現到2030年消除饑餓的目標。
 
    這份新報告指出,雖然在過去30年中,國際社會在減少全球饑餓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糧食生產擴大和經濟增長往往對自然環境帶來沉重的負擔”。 幾乎一半的曾經覆蓋地球的森林現在已經消失,地下水源正在迅速枯竭,生物多樣性已經被嚴重破壞。
 
    報告預測,到2050年,地球人口將增長到近100億人。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這種人口增長將導致全球對農產品的需求比現有水平增加50%,加劇已經緊張的自然資源所面臨的壓力。同時,更多的人將食用較少的谷物和更多的肉類、水果、蔬菜和加工食品,這是持續的全球飲食結構轉型的結果,從而進一步加劇對自然資源的需索,造成更多的森林砍伐、土地退化和溫室氣體排放。
 
    此外,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將會帶來額外的障礙,影響糧食生產的各個方面,增加降水變率以及發生干旱和洪水的頻率。
 
    報告指出,如果不做出額外的努力來促進有利于貧困人口的發展,減少不平等和保護弱勢人群,到2030年,超過6億人將仍然陷入營養不良的狀態。事實上,按照目前的進展速度,國際社會甚至不可能在2050年實現消除饑餓的目標。



日期:2017-02-23
 
標簽: 糧食 FAO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