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受氣候變化影響 智利小麥產量2040年或降五成

   2019-03-20 南美僑報網言心757
核心提示:干旱對小麥等作物的產量帶來巨大影響,《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近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到2040年,智利的小麥產量或將減少5
      干旱對小麥等作物的產量帶來巨大影響,《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近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到2040年,智利的小麥產量或將減少52%,在所有受訪國家中,降幅第六高。 
  綜合智利《時代觀察者報》、網站“Fayer Wayer”3月15日報道,如果像“巴黎協定”預測的那樣,未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會增加,歐洲、非洲、美洲和澳洲的部分地區將變得更加干燥,而熱帶地區和北部地區將變得更加潮濕。
 
  調查發出警告,14%用于種植小麥、玉米、大米和大豆的土地將變得更干旱,而31%的土地將變得更潮濕。土地干旱地區主要集中在澳洲西南部、非洲南部、南美洲西南部和地中海地區,而更加潮濕的地區包括加拿大、俄羅斯、印度和美國東部。
 
  在未來幾十年的高溫影響下,小麥將成為全球受降水量不足影響最嚴重的作物之一。預計在所有受訪國家中,受影響最大的將是阿爾及利亞,到2040年,其小麥產量幾乎為零,降幅達100%。其次是摩洛哥(-91%)、南非(-79%)、墨西哥(-74%)和西班牙(-55%)。智利以52%的降幅排在第六位,小麥產量減少超過6.9億噸。
 
  智利大學(U. de Chile)氣候學家、調查報告主要作者馬依薩·羅哈斯(Maisa Rojas)表示:“這些國家必須迅速思考如何應對(干旱)對小麥生產帶來的影響。”她還指出,智利與其他南美洲國家的區別在于,其“部分地區位于亞熱帶氣候區”,與南非、澳大利亞和地中海地區情況類似,而這些地區的降水量都在減少。
 
  此外,來自智利天主教大學(UC)、智利氣候與復原研究中心(CR2 de Chile)、利茲大學(U. de Leeds)和國際熱帶農業中心(CIAT)的研究員也參與了報告編寫工作。
 
  智利天主教大學地理系學者、氣候與復原研究中心成員法布里斯· 蘭伯特(Fabrice Lambert)認為:“為了應對降水量減少,種植抗干旱、水資源需求低的作物,或將作物移至南部地區,都是可取的選擇。”
 
  此外,所有研究人員都認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符合“巴黎協定”的規定,氣候對作物的影響可能會大幅減少。羅哈斯總結道:“如果我們遵守規定,適應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會大大降低。因此,這項研究是為了呼吁我們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日期:2019-03-20
 
標簽: 調查 美國 小麥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