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厄爾尼諾重創哥斯達黎加北部豆類作物 產量將“腰斬”

   2019-03-27 南美僑報網226
核心提示:今年一季度,厄爾尼諾現象給哥斯達黎加北部地區的豆類作物種植業造成重創。  哥斯達黎加網站elmundo.cr3月22日報道,厄爾尼諾
今年一季度,厄爾尼諾現象給哥斯達黎加北部地區的豆類作物種植業造成重創。
 
  哥斯達黎加網站“elmundo.cr”3月22日報道,厄爾尼諾現象指的是地球赤道附近太平洋水域的不尋常變暖,它對海洋和大氣均會造成巨大影響,能夠與世界各地的不同氣候因素相結合,引發干旱或洪澇。據業者透露,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將造成哥斯達黎加北部地區的豆類作物減產約50%。
 
  哥斯達黎加國家氣象研究局(IMN)表示,與此前預計的一樣,目前哥斯達黎加的雨水匱乏,這對國內農業家庭的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
 
  來自唐•佩德羅豆業(Frijoles Don Pedro)的采購經理毛里西奧•科拉萊斯(Mauricio Corrales)表示,降雨量是否充足一向是影響大米和豆類生長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在今年,干旱少雨的天氣加劇讓稻農和豆類生產者更加擔心產量。
 
  “雖然在農業層面有一些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應對干旱,但商業等非農業部門也在為維持日常活動必需的水資源而發愁。今天,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說法被徹底否定。目前,我司正在與包括原住民社區在內的農民共同開展環境友好型豆類種植項目,推廣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手工耕種方法。”科拉萊斯說。
 
  科拉萊斯表示,蕓豆是哥斯達黎加人日常飲食中使用最多的豆類,能夠向人體提供蛋白質、纖維素等重要營養元素,然而近幾年,其消費量卻經歷了大幅減少,從原來的平均每人每天50克減少到了目前的約25克。
 
  “豆類的生長過程很復雜,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干旱時會造成豆類不發芽,即便發了芽也會發育不良,而生長周期中的前45天對于豆莢形成至關重要。”科拉萊斯解釋說。
 
  據了解,受干旱影響最嚴重的地區為洛斯奇萊斯縣(los Chiles)目前,這里的一些豆類農場甚至連一顆發芽的種子都沒有。
 
  以“世界水日”(3月22日)為背景,唐•佩德羅豆業號召哥斯達黎加全國珍惜保護水資源,了解水對生活質量和維持經濟穩定的重要性。



日期:2019-03-27
 
標簽: 種植業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