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泰國以保護人類健康為由,將除草劑百草枯和殺蟲劑毒死蜱列入最危險物質清單。這一舉措引發了另一項禁止進口含有禁用化學品殘留物的食品健康法規的出臺。進口食品禁令已起草完畢,現正征詢各有關方的意見。意見征詢期于7月18日結束。該禁令一旦在泰國《皇家公報》上公布,將成為法律。如果不首先修改泰國的衛生法,就沒有有效的法律機制廢除此項禁令。
進口禁令影響美、巴兩國小麥和大豆出口
在泰國通知世界貿易組織即將實施進口禁令后,美國和巴西于5月下旬分別致信質疑泰國的舉動。美國和巴西均表示,泰國缺乏世貿組織《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的協議》中要求的新的科學證據,以證明一項可能限制國際貿易的措施是合理的。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曼谷的農藥禁令可能會打擊美國和巴西每年價值逾10億美元的小麥和大豆出口,這有可能引發兩國與泰國在外交上的爭端。泰國是兩國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
泰國幾乎所有的大豆都從美國和巴西進口。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2019年,泰國分別是美國和巴西大豆的全球第八和第四大進口國,價值分別為5.25億美元和6.02億美元。泰國也是美國小麥的第十大市場。泰國每年使用數百萬噸大豆和小麥生產食用油、面條、動物飼料等一系列產品。
據泰國一家行業機構估計,對泰國糧食鏈的連鎖效應還可能增加數百億美元的成本,同時減少數百萬個工作崗位。
路透社從查閱的文件中發現,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和巴西就泰國禁止兩種農化品一事分別向泰國提出抗議,稱這一“限制性”和“嚴厲”的舉措可能會損害關鍵農產品的出口。路透社獲悉的一封由美國駐曼谷大使館農業參贊Russ Nicely發出的信中寫道:“我們對(泰國)所通報的舉措普遍感到擔憂,這些舉措對貿易的限制似乎遠大于其必要性。
支持者和反對者各執一詞
支持政府禁令的泰國農業部副部長Mananya Thaiset表示,這樣做是為了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類健康。Mananya的辦公室拒絕就此向路透社發表評論。
各種研究表明百草枯與帕金森病有關。歐盟和中國已禁止使用此種農藥,巴西在今年晚些時候也會禁止其使用。多項研究也將毒死蜱與兒童大腦發育受損聯系起來。這種農藥在歐洲和美國加州已被禁用。
但巴西和美國都敦促泰國繼續允許進口符合食品法典委員會最高殘留限量(MRL)標準的商品。該標準是食品貿易中關于可接受殘留水平的國際標準。許多在國內禁用百草枯或毒死蜱的國家仍然允許進口符合MRL標準的食品。
最近一次與農化品相關的緊張局勢出現在去年。在泰國提出擬禁用草甘膦的計劃后,美國方面提出了抗議,引發了一場口水戰。后來,泰國來放棄禁用草甘膦。
此外,巴西農業部在一封為殺蟲劑毒死蜱的使用進行辯護的信中寫道:”泰國當局在頒布可能會對貿易產生嚴重影響的監管措施時,并未進行風險分析。“
進口禁令帶來糧食產業鏈連鎖反應
泰國是少數幾個對含有農藥殘留的商品實施零容忍的主要農產品市場之一。大約1000萬泰國農戶已不得不面對禁令的影響,尤其是失去百草枯帶來的影響。
曼谷Kasetsart University農學家Sarawut Rungmekarat認為:”其他化學品價格昂貴,對主要作物的傷害比百草枯大得多,而除草功效卻不如百草枯。“
泰國農業行業還指出,進口禁令將產生連鎖反應,擾亂國內從動物飼料到畜牧、漁業、食品行業的食品鏈。
泰國工商銀行聯合常務委員會表示,進口禁令將使泰國企業損失1.7萬億泰銖(合550億美元)和1200萬個工作崗位。該委員會敦請泰國總理引入一個截至寬限期,直至2021年底結束。
泰國的動物飼料行業幾乎完全依賴于每年進口的500萬噸大豆和100萬噸小麥。
泰國飼料生產商會會長Pornsil Patchrintanakul告訴路透社記者: ”如果現在切斷我們的供應,我們就立馬就無法生存了。“
日期:2020-06-28
進口禁令影響美、巴兩國小麥和大豆出口
在泰國通知世界貿易組織即將實施進口禁令后,美國和巴西于5月下旬分別致信質疑泰國的舉動。美國和巴西均表示,泰國缺乏世貿組織《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的協議》中要求的新的科學證據,以證明一項可能限制國際貿易的措施是合理的。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曼谷的農藥禁令可能會打擊美國和巴西每年價值逾10億美元的小麥和大豆出口,這有可能引發兩國與泰國在外交上的爭端。泰國是兩國大宗商品的主要進口國。
泰國幾乎所有的大豆都從美國和巴西進口。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數據庫,2019年,泰國分別是美國和巴西大豆的全球第八和第四大進口國,價值分別為5.25億美元和6.02億美元。泰國也是美國小麥的第十大市場。泰國每年使用數百萬噸大豆和小麥生產食用油、面條、動物飼料等一系列產品。
據泰國一家行業機構估計,對泰國糧食鏈的連鎖效應還可能增加數百億美元的成本,同時減少數百萬個工作崗位。
路透社從查閱的文件中發現,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和巴西就泰國禁止兩種農化品一事分別向泰國提出抗議,稱這一“限制性”和“嚴厲”的舉措可能會損害關鍵農產品的出口。路透社獲悉的一封由美國駐曼谷大使館農業參贊Russ Nicely發出的信中寫道:“我們對(泰國)所通報的舉措普遍感到擔憂,這些舉措對貿易的限制似乎遠大于其必要性。
支持者和反對者各執一詞
支持政府禁令的泰國農業部副部長Mananya Thaiset表示,這樣做是為了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類健康。Mananya的辦公室拒絕就此向路透社發表評論。
各種研究表明百草枯與帕金森病有關。歐盟和中國已禁止使用此種農藥,巴西在今年晚些時候也會禁止其使用。多項研究也將毒死蜱與兒童大腦發育受損聯系起來。這種農藥在歐洲和美國加州已被禁用。
但巴西和美國都敦促泰國繼續允許進口符合食品法典委員會最高殘留限量(MRL)標準的商品。該標準是食品貿易中關于可接受殘留水平的國際標準。許多在國內禁用百草枯或毒死蜱的國家仍然允許進口符合MRL標準的食品。
最近一次與農化品相關的緊張局勢出現在去年。在泰國提出擬禁用草甘膦的計劃后,美國方面提出了抗議,引發了一場口水戰。后來,泰國來放棄禁用草甘膦。
此外,巴西農業部在一封為殺蟲劑毒死蜱的使用進行辯護的信中寫道:”泰國當局在頒布可能會對貿易產生嚴重影響的監管措施時,并未進行風險分析。“
進口禁令帶來糧食產業鏈連鎖反應
泰國是少數幾個對含有農藥殘留的商品實施零容忍的主要農產品市場之一。大約1000萬泰國農戶已不得不面對禁令的影響,尤其是失去百草枯帶來的影響。
曼谷Kasetsart University農學家Sarawut Rungmekarat認為:”其他化學品價格昂貴,對主要作物的傷害比百草枯大得多,而除草功效卻不如百草枯。“
泰國農業行業還指出,進口禁令將產生連鎖反應,擾亂國內從動物飼料到畜牧、漁業、食品行業的食品鏈。
泰國工商銀行聯合常務委員會表示,進口禁令將使泰國企業損失1.7萬億泰銖(合550億美元)和1200萬個工作崗位。該委員會敦請泰國總理引入一個截至寬限期,直至2021年底結束。
泰國的動物飼料行業幾乎完全依賴于每年進口的500萬噸大豆和100萬噸小麥。
泰國飼料生產商會會長Pornsil Patchrintanakul告訴路透社記者: ”如果現在切斷我們的供應,我們就立馬就無法生存了。“
日期:202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