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顏色有很多種,但縱觀所有顏色,都具有三個共同點,即一定的色彩項目、明亮程度和濃淡程度。我們將顏色的這三個共同點稱為顏色的三屬性或特性,分別稱為色調、明度和彩度。有的稱為色相、明度和飽和度或色相、明度和純度。
在調配顏色時,通過改變這三個要素,可以調配出千萬種顏色。
㈠顏色屬性具體分析
1、色相
色相也稱色調或色別,是色彩顯著的特征,是不同色彩之間彼此相互區分明顯的特征。色相表示一定波長的單色光的顏色相貌,能夠比較確切的表
示某種顏色色別的名稱。如圖3-1所示,色調由刺激人眼的光譜成分決定,隨波長的變化而變化,不同波長的光給人的視覺感受是不一樣的。講每一種色彩感受都賦予一個名稱,如紅、橙、黃、綠、青、藍、紫,其中每一個名稱都代表一類具體的色調。紫紅、紅、紅黃、等都是紅色類中各個 不同的色調,這三種顏之間的差別就屬于色調的差別。
例如,顏料紅色的色感是700nm的祝波長反射的結果。如在這個紅色顏料中加入不同量的白、灰和黑,可得出灰艷、亮暗不同的色彩,但這些色彩仍然屬于一個色調(紅色調)。
2、明度
明度也稱為亮度、明暗度或光度。在無彩色中,明度的為白色,明度的為黑色。在有彩色中,任何一種純度色都有自己的明度特征,一個彩色物體表面的光反射率越大,看上去就越亮,這個顏色的明度就越高。明度是表示一個物體反射光線多少的顏色屬性,是人們看到的顏色引起的視覺上明暗程度的感覺。
人眼對明暗的改變很敏感。發射光發生很小的變化,甚至小于1%的變化,人眼也能感覺出來,明度隨光輻射強度的變化而變化。
同一個色調可以有不同的明度,比如紅色就有紫紅、深紅、淺紅和粉紅等之分,他們看上去有深淡的區別。不同色調也可以有不同的明度。如在太陽光光譜中,紫色明度,紅色和綠色明度中等,黃色明度,所以人們感到黃色亮。
明度一般用黑白度來表示,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明度越低。因此,無論哪個色加上白色,都會提高混合色的明度,且加入白色越多,明度調越大;反之,加入黑色則會降低明度,加入黑色越多,明度越低。如果加入灰色,那就要看灰的深淺而定。
3、彩度
彩度也稱為純度或飽和度,是指顏色的鮮濁程度(直觀點說就是色彩鮮艷與渾濁程度)。
彩度也是指某種顏色含該色量的飽和程度,是指顏色的色覺強弱而言的。
當某一顏色濃淡達到飽和時,若無白色、灰色或黑色滲入其中,即呈純色(亦稱正色);若有黑、灰滲入,即為過飽和色;若有白色滲入,即為未飽和。
色(通俗地講就是色彩濃還是淡的感覺)。
高彩度的色調加入白色會變淺,提高它的明度,降低它的彩度。加入黑時變深,降低它的明度,同時也降低它的彩度。
每一個色調都有不同的彩度變化,標準的顏色彩度(其中,紅色,青綠色,其它居中),黑色、白色、灰色的彩度。
有彩色物體顏色的彩度往往與物體的表面結構有關,如果物體表面粗糙,表面反射光呈漫反射,即在任何方向上都有白光的反射,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沖淡色彩的飽和度,即是顏色的彩度降低。
如果物體表面光滑,表面反射光是單向反射,這時若對著反射光觀察,會由于光線亮的耀眼,使飽和度降低;而在其他方向上,由于反射光很少,顏色的彩度就較高。
那么,色漆為什么濕的時候色澤覺得鮮艷,而干了以后顏色會變暗呢?這時因為顏料是由極細的顆粒組成的,濕的時候,顏料顆粒之間的空隙被溶劑填滿,表面變得光滑,減少了光的漫反射,所以顏色的彩度就較高;色漆干了之后,溶劑已揮發,顏料顆粒顯露出來。
本文由涂料灌裝機www.hfduwei.com編輯
責權聲明:
①本版塊的所有文章及圖片均為客戶自行編輯,其版權為客戶所有,客戶需保證其編輯的文章及圖片均無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如被第三方維權,由客戶承擔全部責任;
② 本網站僅為展示平臺,如要轉載,請與我網站聯系協助獲得授權;
③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網站進行刪除。
※ 聯系電話:400-854-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