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精,是古老的甜味劑。糖精于1878年被美國科學家發現,很快就被食品工業界和消費者接受。糖精的甜度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它不被人體代謝吸收,在各種食品生產過程中都很穩定。缺點是風味差,有后苦,這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糖精性質白色結晶粉末。熔點228.8~229.7℃,密度0.828克/立方厘米,微溶于水、乙醚和氯仿,溶于乙醇、乙酸乙酯、苯和丙酮。它的鈉鹽稱做糖精鈉或溶性糖精,易溶于水,稀水溶液的甜味約為蔗糖的300~500倍。少量無毒,但無營養價值。1%的水溶液呈中性。糖精(Saccharin / Saccharin sodium) 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其難溶于水,而其鈉鹽易溶于水,對熱安定,其甜度為蔗糖之300~500 倍,不含卡路里,吃起來會有輕微的苦味和金屬味殘留在舌頭上。急性毒性LD50 (rabbit) 為 5000~8000mg/Kg BW (口服 );每日攝取安全容許量 (ADI)為 0~2.5mg/Kg BW/day。有一些研究結果顯示,其曾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有導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體試驗上并未發現有不良影響。糖精很多年來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生產與使用的合成甜味劑,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糖精在世界各國的使用明顯增加。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鄰甲苯胺等,均為石油化工產品。
責權聲明:
①本版塊的所有文章及圖片均為客戶自行編輯,其版權為客戶所有,客戶需保證其編輯的文章及圖片均無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如被第三方維權,由客戶承擔全部責任;
② 本網站僅為展示平臺,如要轉載,請與我網站聯系協助獲得授權;
③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網站進行刪除。
※ 聯系電話:400-854-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