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市安全生產委員會,省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工作的通知》(安委辦函﹝2018﹞16號)和《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開展云南省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工作的通知》(云發改辦規劃﹝2018﹞144號),省安委辦組織開展了《云南省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工作,并提出了調整意見。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有關調整事項通知如下。
一、《規劃》指標調整
根據《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發展改革的實施意見》(云發〔2017〕22號),將《規劃》第8頁“二、總體思路—(二)規劃目標—專欄2”中,“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0.8以內”調整為“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力爭控制在0.138以內”。
二、《規劃》主要任務調整
(一)職業衛生監管方面的調整。將《規劃》第9頁“三、主要任務—(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保障安全發展—1.構建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完善監督管理體制”中,“堅持管安全生產必須管職業健康”刪除;第11頁“三、主要任務—(二)全面推進依法治理,提升監管效能—2.加強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中“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綜合監管執法”刪除;第28頁“三、主要任務—(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增強保障能力—6.提升職業病防治能力”中,“實施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監管”刪除。
(二)保障措施的調整。在《規劃》第39頁“五、保障措施—(二)明確實施責任—堅持將解決全局性、普遍性問題與集中力量率先突破相結合,確保完成規劃任務”后,增加“涉及職責調整的部門,按照調整后職責負責相應行業的規劃實施工作”。
(三)增加“數字應急”內容。在《規劃》第24頁“三、主要任務—(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增強保障能力—3.提升安全生產科技支撐能力—建立企業為主題、產學研結合的安全生產技術創新體系”后,增加“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數字云南’的戰略部署,推進云南省‘數字應急’建設。以感知網絡建設、應急通信網絡基礎建設、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建設、政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數字應急移動端建設、信息化安全保障建設、智能運維建設‘七項建設’為重點,打造全域覆蓋的感知網絡、天地一體的應急通信網絡,構建大數據支撐體系、業務應用體系、運行保障體系、標準規范體系,提高風險監測預警、應急指揮保障、智能決策支持、政務服務和輿情引導應對等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具有系統化、扁平化、立體化、智能化特征的現代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在《規劃》第26頁“專欄8—高危行業安全技術改造示范”后,增加“‘數字應急’建設”。
(四)增加“實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相關內容。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意見》(云政發〔2018〕50號),對《規劃》相關內容作如下調整。
1.關于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及改造提升工程。在《規劃》第30頁“四、實施五項重點工程—(一)礦山提升改造和轉型升級工程—1.煤炭產業轉型升級改造提升工程—對達不到安全、環保、質量、技術等要求的煤礦,實施有序退出”后,增加“2020年底前,以縣級為單位,完成煤礦集中地區的以水害為主的隱蔽致災因素普查,落實和完善預防性保障措施,建立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長效機制。建成覆蓋省、州市、縣和煤礦企業的四級煤礦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全面推進煤礦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安全質量達標‘三位一體’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
2.關于非煤礦山提升改造和轉型升級工程。將《規劃》第19頁“三、主要任務—(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增強保障能力—2.標本兼治遏制重點行業領域重特大事故—非煤礦山—力爭到‘十三五’末,全省非煤礦山總數控制在4000座以內”,調整為“到2020年底,全省非煤礦山總數(持安全生產許可證礦山和基建礦山)減少到3900座以內”。
3.關于危險化學品企業整治搬遷工程。將《規劃》第33頁“四、實施五項重點工程—(二)危險化學品企業整治搬遷和涉氨制冷企業隱患治理工程—1.危險化學品企業整治搬遷工程—到2020年前需要搬遷的企業基本完成重建”,調整為“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云政辦發〔2017〕132號)要求,對處于城鎮人口密集區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采取關閉退出(16戶)、搬遷入園(20戶)、就地改造(6戶)等方式完成42戶企業的搬遷改造。其中,2019年完成11戶,2020年完成17戶。到2020年底,332戶危險化學品企業完成設施、設備改造升級和自動化控制、安全儀表系統改造升級,推廣實施智能二道門管理系統,強化落實危險區域減人措施,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37戶經工藝技術改造后能夠滿足安全條件的企業完成就地改造升級;90戶(套)(‘僵尸企業’36戶、長期停產38戶、在產16戶)不符合現行產業政策、安全生產條件差且無法改造升級的企業(裝置)依法依規完成關閉退出。對8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實施機械化、自動化改造,到2020年底,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從業人員減少30%以上,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對不符合發展規劃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實施關閉退出。采取嚴格規劃和許可等措施,保持每個縣、市、區煙花爆竹批發企業不超過2戶。嚴格落實‘兩關閉三嚴禁’,2020年底前,煙花爆竹零售店(點)從目前的9096個減少到8000個以內”。
4.關于縣鄉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將《規劃》第34頁“四、實施五項重點工程—(三)以縣鄉公路隱患整治為重點的生命安全防護工程—1.縣鄉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2020年底,基本完成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約23500公里的安全隱患治理”,調整為“到2020年底,力爭完成約66000公里的鄉道及以上等級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實施公路危橋危隧改造治理,到2020年底,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現有四類橋梁、四類隧道完成改造加固,確保一、二類橋梁比例達90%以上,農村公路現有危橋100%完成治理,農村公路危橋率降至10%以內”。
5.關于建筑施工相關內容。在《規劃》第23頁“三、主要任務—(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增強保障能力—2.標本兼治遏制重點行業領域重特大事故—建筑施工”中,刪除“推進建筑施工企業和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建設;推廣使用先進的隧道(洞)施工逃生管技術”;在“強化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地區的居民住宅、學校建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后,增加“以‘五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基坑支護、土方(隧道)開挖、腳手架、施工電梯、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起重機械安裝、吊裝及拆卸等分部分項工程為重點,開展一線作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推行隧道(橋梁)施工等重點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推進‘平安工地’建設,推動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實現3個100%,即施工作業前100%編制施工方案并按照規定進行審批(論證)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100%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施工方案完成后100%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嚴格執行《隧道施工安全九條規定》,嚴格開挖安全步距管控,強化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識別和管控,按照有關技術規范或標準設置隧道(洞)安全門禁管理、應急逃生、人員識別、視頻監控、洞內外通信聯絡等系統”。
6.關于旅游相關內容。在《規劃》第24頁“三、主要任務—(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增強保障能力—2.標本兼治遏制重點行業領域重特大事故—特種設備”章節后,增加“旅游:全面增強旅游業應急保障能力,提升旅行社企業和景區景點安全保障水平。健全旅游預警信息發布機制,依托‘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發布第一手旅游預警信息,完善云南旅游組合保險統保統籌體系,健全涉旅救援保障體系和多部門信息共享、協同救援機制。突出落實旅行社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開展出境游線路、產品和服務安全評估,實施旅行社企業及旅行社租用旅游客運車(船)安全專項整治。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開展景區安全專項整治,推行A級旅游景區最大承載量管理,推動實現景區內運營的客運索道、電梯、大型游樂設施、玻璃棧道、滑道、滑索、漂流、登山、滑雪、攀巖、潛水、游船、騎馬、熱氣球等涉旅特種設備和高風險旅游項目安全監管全覆蓋;落實景區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健全景區山洪、地質災害的預報預警和監測機制”。
云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
2019年4月10日
附件下載:
1.云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調整云南省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云安〔2019〕3號).pdf
根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工作的通知》(安委辦函﹝2018﹞16號)和《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開展云南省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工作的通知》(云發改辦規劃﹝2018﹞144號),省安委辦組織開展了《云南省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工作,并提出了調整意見。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有關調整事項通知如下。
一、《規劃》指標調整
根據《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發展改革的實施意見》(云發〔2017〕22號),將《規劃》第8頁“二、總體思路—(二)規劃目標—專欄2”中,“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0.8以內”調整為“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力爭控制在0.138以內”。
二、《規劃》主要任務調整
(一)職業衛生監管方面的調整。將《規劃》第9頁“三、主要任務—(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保障安全發展—1.構建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完善監督管理體制”中,“堅持管安全生產必須管職業健康”刪除;第11頁“三、主要任務—(二)全面推進依法治理,提升監管效能—2.加強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中“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綜合監管執法”刪除;第28頁“三、主要任務—(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增強保障能力—6.提升職業病防治能力”中,“實施安全生產與職業衛生一體化監管”刪除。
(二)保障措施的調整。在《規劃》第39頁“五、保障措施—(二)明確實施責任—堅持將解決全局性、普遍性問題與集中力量率先突破相結合,確保完成規劃任務”后,增加“涉及職責調整的部門,按照調整后職責負責相應行業的規劃實施工作”。
(三)增加“數字應急”內容。在《規劃》第24頁“三、主要任務—(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增強保障能力—3.提升安全生產科技支撐能力—建立企業為主題、產學研結合的安全生產技術創新體系”后,增加“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設‘數字云南’的戰略部署,推進云南省‘數字應急’建設。以感知網絡建設、應急通信網絡基礎建設、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建設、政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數字應急移動端建設、信息化安全保障建設、智能運維建設‘七項建設’為重點,打造全域覆蓋的感知網絡、天地一體的應急通信網絡,構建大數據支撐體系、業務應用體系、運行保障體系、標準規范體系,提高風險監測預警、應急指揮保障、智能決策支持、政務服務和輿情引導應對等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具有系統化、扁平化、立體化、智能化特征的現代應急管理信息平臺”。在《規劃》第26頁“專欄8—高危行業安全技術改造示范”后,增加“‘數字應急’建設”。
(四)增加“實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相關內容。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意見》(云政發〔2018〕50號),對《規劃》相關內容作如下調整。
1.關于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及改造提升工程。在《規劃》第30頁“四、實施五項重點工程—(一)礦山提升改造和轉型升級工程—1.煤炭產業轉型升級改造提升工程—對達不到安全、環保、質量、技術等要求的煤礦,實施有序退出”后,增加“2020年底前,以縣級為單位,完成煤礦集中地區的以水害為主的隱蔽致災因素普查,落實和完善預防性保障措施,建立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長效機制。建成覆蓋省、州市、縣和煤礦企業的四級煤礦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全面推進煤礦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安全質量達標‘三位一體’的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建設”。
2.關于非煤礦山提升改造和轉型升級工程。將《規劃》第19頁“三、主要任務—(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增強保障能力—2.標本兼治遏制重點行業領域重特大事故—非煤礦山—力爭到‘十三五’末,全省非煤礦山總數控制在4000座以內”,調整為“到2020年底,全省非煤礦山總數(持安全生產許可證礦山和基建礦山)減少到3900座以內”。
3.關于危險化學品企業整治搬遷工程。將《規劃》第33頁“四、實施五項重點工程—(二)危險化學品企業整治搬遷和涉氨制冷企業隱患治理工程—1.危險化學品企業整治搬遷工程—到2020年前需要搬遷的企業基本完成重建”,調整為“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云南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云政辦發〔2017〕132號)要求,對處于城鎮人口密集區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采取關閉退出(16戶)、搬遷入園(20戶)、就地改造(6戶)等方式完成42戶企業的搬遷改造。其中,2019年完成11戶,2020年完成17戶。到2020年底,332戶危險化學品企業完成設施、設備改造升級和自動化控制、安全儀表系統改造升級,推廣實施智能二道門管理系統,強化落實危險區域減人措施,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37戶經工藝技術改造后能夠滿足安全條件的企業完成就地改造升級;90戶(套)(‘僵尸企業’36戶、長期停產38戶、在產16戶)不符合現行產業政策、安全生產條件差且無法改造升級的企業(裝置)依法依規完成關閉退出。對8戶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實施機械化、自動化改造,到2020年底,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從業人員減少30%以上,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對不符合發展規劃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實施關閉退出。采取嚴格規劃和許可等措施,保持每個縣、市、區煙花爆竹批發企業不超過2戶。嚴格落實‘兩關閉三嚴禁’,2020年底前,煙花爆竹零售店(點)從目前的9096個減少到8000個以內”。
4.關于縣鄉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將《規劃》第34頁“四、實施五項重點工程—(三)以縣鄉公路隱患整治為重點的生命安全防護工程—1.縣鄉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2020年底,基本完成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約23500公里的安全隱患治理”,調整為“到2020年底,力爭完成約66000公里的鄉道及以上等級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實施公路危橋危隧改造治理,到2020年底,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現有四類橋梁、四類隧道完成改造加固,確保一、二類橋梁比例達90%以上,農村公路現有危橋100%完成治理,農村公路危橋率降至10%以內”。
5.關于建筑施工相關內容。在《規劃》第23頁“三、主要任務—(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增強保障能力—2.標本兼治遏制重點行業領域重特大事故—建筑施工”中,刪除“推進建筑施工企業和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建設;推廣使用先進的隧道(洞)施工逃生管技術”;在“強化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地區的居民住宅、學校建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后,增加“以‘五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基坑支護、土方(隧道)開挖、腳手架、施工電梯、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起重機械安裝、吊裝及拆卸等分部分項工程為重點,開展一線作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推行隧道(橋梁)施工等重點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推進‘平安工地’建設,推動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實現3個100%,即施工作業前100%編制施工方案并按照規定進行審批(論證)和安全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100%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施工方案完成后100%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嚴格執行《隧道施工安全九條規定》,嚴格開挖安全步距管控,強化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識別和管控,按照有關技術規范或標準設置隧道(洞)安全門禁管理、應急逃生、人員識別、視頻監控、洞內外通信聯絡等系統”。
6.關于旅游相關內容。在《規劃》第24頁“三、主要任務—(四)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增強保障能力—2.標本兼治遏制重點行業領域重特大事故—特種設備”章節后,增加“旅游:全面增強旅游業應急保障能力,提升旅行社企業和景區景點安全保障水平。健全旅游預警信息發布機制,依托‘一部手機游云南’平臺發布第一手旅游預警信息,完善云南旅游組合保險統保統籌體系,健全涉旅救援保障體系和多部門信息共享、協同救援機制。突出落實旅行社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開展出境游線路、產品和服務安全評估,實施旅行社企業及旅行社租用旅游客運車(船)安全專項整治。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開展景區安全專項整治,推行A級旅游景區最大承載量管理,推動實現景區內運營的客運索道、電梯、大型游樂設施、玻璃棧道、滑道、滑索、漂流、登山、滑雪、攀巖、潛水、游船、騎馬、熱氣球等涉旅特種設備和高風險旅游項目安全監管全覆蓋;落實景區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健全景區山洪、地質災害的預報預警和監測機制”。
云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
2019年4月10日
附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