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各州、市、縣(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區各有關部門:
新年伊始,昌吉州科學研判形勢,搶抓市場機遇,認真貫徹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力促肉羊肉牛生產經營能力快上新臺階,不斷滿足消費市場旺盛需求的決策部署,制定出臺了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新的思維、新的作風進一步深化了對新時期加快肉羊肉牛產業和現代畜牧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定位準確,任務明確,措施有力,內容扎實,利于操作,符合自治區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現代畜牧業的要求,值得各地、各有關部門學習借鑒。為進一步推進新時期我區肉羊肉牛產業發展,現提出如下要求:
一、進一步深化對新時期推進我區肉羊肉牛產業發展重大意義的認識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領會2012年以來自治區關于推進肉羊肉牛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深入貫徹落實近期自治區黨委關于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創新求變、狠抓落實的要求,切實將推進肉羊肉牛產業發展作為加快我區現代畜牧業發展、保障群眾生活供給、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確保社會繁榮穩定的重要抓手。
二、認真學習借鑒昌吉州的新思路、新舉措
近年來,昌吉州結合本地實際,不斷調整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今年,又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在多年探索創新的基礎上,從推進標準化肉羊肉牛示范場建設、發展牛羊專業合作組織模式、加快牛羊市場營銷體系建設、構建優質肉羊肉牛良繁體系和加強肉羊肉牛產業服務體系等方面,進一步創新肉羊肉牛產業和現代畜牧業發展思路,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這些新思路、新舉措應引起全區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對新時期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深入思考。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學習借鑒昌吉州的新思路、新舉措,把握新時期國家和自治區對畜牧業發展政策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及肉羊肉牛消費市場需求旺盛的大好機遇,繼續創新機制、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全力推動我區肉羊肉牛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結合實際,創新推進肉羊肉牛產業發展工作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自治區的統一部署,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結合實際,創新求變,深入研究加快本地區肉羊肉牛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機制、新模式,以創新政策、優化環境、改進服務為突破口,大膽試、大膽闖,聚合一切發展要素,全力推進我區肉羊肉牛產業化發展和現代畜牧業快上新臺階。
附件:昌吉州關于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年2月28日
附件:
昌吉州關于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自治區新增1000萬只肉羊發展規劃,大力發展肉牛肉羊產業,促進農牧民快速增收致富,在全疆率先實現畜牧業現代化,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發展思路和工作目標
(一)發展思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牧民收入實現翻番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基地建設為基礎,以產業化經營為主線,以科技為支撐,采取政府發動、示范帶動、企農聯動和建示范場、抓示范戶、千家萬戶上總量等有效措施,主打綠色清真品牌,強化政策扶持,迅速做大肉牛肉羊產業規模。
(二)工作目標。到“十二五”末,全州新增肉牛出欄20萬頭、肉羊出欄200萬只,農牧民來自畜牧業的人均純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打造馳名品牌,建成新疆乃至中國西部最大的畜產品交易中心、綠色清真牛羊肉生產加工供應基地、肉牛肉羊良繁供種基地。到2020年,全州新增肉牛出欄50萬頭,實現肉牛出欄總規模100萬頭;新增肉羊出欄500萬只,實現肉羊出欄總規模1000萬只;完成草原畜牧業轉型工程。
二、重點工作
(一)強力推進標準化肉牛肉羊示范場建設。各縣市要把迅速擴大生產規模作為發展肉牛肉羊產業的首要任務,精心編制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制定優惠政策,引導扶持農牧民和各行各業社會資本興辦肉牛肉羊規模養殖場。采取外購、自繁等措施增加基礎母牛母羊存欄,全州每年新增存欄母羊2000只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場(區、社)50個,存欄母牛200頭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場(區、社)50個,到“十二五”末,全州新增能繁母羊100萬只、母牛10萬頭。大力推廣“同期發情”、“兩年三胎”、“多胎高產”等繁殖技術,推行工廠化高效養羊模式,實現四季均衡上市,每年重點扶持10個多胎多羔繁育工廠化養殖示范場(區、社)建設。充分挖掘農作物秸稈資源潛力,每年建成農作物秸稈綜合加工利用示范場(區、社)100家,重點推廣應用牲畜全日糧混合機械(TMR),提高秸稈加工利用率,降低飼養成本;大力推行種草養畜,擴大青貯玉米、苜蓿、蘇丹草及其它優質牧草新品種種植面積;發展從事牧草種植、收獲、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牧草專業合作社,帶動草產業健康發展,到“十二五”末,建成高產人工飼草基地100萬畝,牧草專業合作社20家。
(二)大力發展牛羊專業合作組織。鼓勵和扶持有實力、有能力、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或個人領辦、創辦草畜聯營合作社、牛羊育肥合作社、牧草專業合作社。按照“23451”(兩轉三權四統五原則一分配)的模式,在牧區大力發展草畜聯營合作社,每年重點扶持母畜飼養規模在2500只以上的草畜聯營合作社50個,到“十二五”末,使牧區50%的母畜入社、50%的牧民入社、50%的勞動力就地轉移增收。積極開展農區草畜聯營生產模式的試點示范工作,到“十二五”末,在農區建成肉羊飼養規模在5000只以上的草畜聯營合作社50家,2000頭只以上的牛羊育肥合作社100個。充分發揮地緣和資源優勢,以牛羊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利用牧民定居點圈舍和閑置農牧業圈舍、工礦企業廠房、校舍等設施,發動千家萬戶大搞肉牛肉羊養殖,增加牛羊總量,到“十二五”末,發展養殖規模在200只以上養殖大戶10000戶。
(三)引進和培育牛羊肉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在“十二五”期間,把引進和扶持清真牛羊肉加工龍頭企業作為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關鍵,各重點縣市要本著“業內一流、國內領先、高標準、高附加值、市場拓展能力強”的要求,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引進培育牛羊肉精深加工企業,集中力量抓好牛羊肉產品深加工,以產業化帶動規模化養殖和標準化生產。通過技改項目扶持、增加投入、兼并、聯營等方式,對牛羊肉屠宰場進行改造,完善基礎設施,配備冷藏、加工、運輸等設備,擴大屠宰規模,提高牛羊肉加工水平和產品檔次,到“十二五”末,全州牛羊屠宰加工能力達到500萬頭只。
(四)加快牛羊市場營銷體系建設。采取企業為主、政府扶持方式,在州內東部、西部兩個區域建立與國內各大牲畜交易市場聯通的牛羊交易市場。在昌吉市創辦連接國內外市場的畜產品交易中心和信息服務中心,打造新疆牛羊肉市場外貿窗口和集散地。培育肉牛肉羊營銷企業,發展壯大肉牛肉羊經紀人隊伍,將自治州牛羊及其加工產品融入國際國內市場,形成買全國牛羊、賣全國牛羊的大流通、大融合、大發展格局。到“十二五”末,每個縣市都擁有區域優勢突出、地方特色鮮明和市場競爭力強勁的清真牛羊肉馳名品牌;圍繞馳名品牌積極開展“三品”認證,使牛羊“三品”產地認證率達到30%,精深加工產品“三品”認證率達到60%。
(五)努力構建優質肉牛肉羊良繁體系。以西門塔爾牛和薩福克、道賽特、德美羊為今后自治州肉牛肉羊品種改良的主攻方向,建立種畜場—良繁場逐級擴大的良繁體系,增強供種能力。通過多元投入和多種經營機制,培育一批機制活、效益高的種畜場和良繁場,每年獎補50個肉羊良繁場,每年補助1萬只肉羊胚胎移植、10萬只人工授精、1萬劑肉牛性控凍精。通過引進優質胚胎和凍精,開展良種選育提高種畜品質,到“十二五”末,每個縣市建成1個2000只規模的肉種羊場、20個1000只規模的肉羊良繁場和1個200頭規模的肉牛良繁場。采取強制性措施對牧區土雜公牛、公羊進行去勢,或者采取“一換一”的辦法引進優質種公牛種公羊進行替換,差價部分由各縣市財政予以補貼。到“十二五”末,全面實現肉牛肉羊良種化,建成全疆主要的肉牛肉羊良繁供種基地,年提供優質肉種羊50000只。
(六)加強肉牛肉羊產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州、縣、鄉、村四級牛羊改良技術服務體系,重點加強鄉鎮技術隊伍建設,增加村級防疫員工作職責,由村級防疫員兼任配種員,州財政給予配種員每人每年2000元崗位工資補助。從現有村級防疫員中選拔一批優秀人員充實到鄉鎮站,專門從事品種改良和養殖技術服務;按照“縣市有中心,鄉鎮有站,村(社)有點”的建設要求,每個鄉鎮都要建立一處達到“四有”(有種羊、有房舍、有配種器材、有技術人員)標準的改良站,并帶動80%的村(社)建立改良點,全面普及推廣人工授精技術和雜交改良;扶持和鼓勵各級肉牛肉羊產業協會充分發揮信息交流、培訓學習、技術咨詢、行業管理等社會化服務職能,為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采取政府支持、公司化運作的方式組建自治州牛羊胚胎移植工程中心,主要開展牛羊胚胎移植工作,加速肉牛肉羊良種化進程。
(七)廣泛深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圍繞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精心制定和實施針對不同層次從業人員的技能培訓計劃方案,采取集中輪訓、手把手教育、實地觀摩交流、外出考察學習等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重點提高規模養殖場業主、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鄉村基層管理干部和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與從業能力。每年舉辦專題培訓班,組織200名養殖場業主、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到肉牛肉羊產業發達省市考察學習;每年組織250名村級配種員開展牛羊飼養管理、人工授精等技能培訓,提高服務本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對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是自治州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當前一項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切實把肉牛肉羊產業發展作為“一把手”工程,加強對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組織領導。自治州成立肉牛肉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并設立專門工作機構,加強組織協調,統一制定具體的年度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各縣市也要設立相應機構,組建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從工作部署、組織保障、政策措施上全力推動。組織、督查、民宗、編制、人社、科技、發改、財政、經信、商務、國土、銀監、交通、農業、農機、畜牧等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協作,密切配合,確保國家、自治區和自治州支持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各級宣傳部門要加大對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宣傳力度,為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營造濃厚氛圍。建立肉牛肉羊產業考核激勵機制,層層簽訂責任狀,明確職責,科學督導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工作。對輻射帶動能力強、拉動產業快速發展的企業和各類合作組織要進行重獎;對在肉牛肉羊產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技術人員,要打破崗位限制,破格使用;對工作出色的部門和縣、鄉、村組領導要進行表彰獎勵。
(二)加大對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對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持力度,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從2013年起,州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用于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各縣市根據財力和任務,每年也要安排不低于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規模化肉牛肉羊示范場區、示范戶、秸桿綜合利用示范場區、良繁體系、種畜引進、技術服務體系、合作組織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農牧民養殖貸款貼息。積極爭取中央、自治區項目資金,力爭每年各級財政對我州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投入達到2億元以上。落實規模養殖場區道路納入鄉村道路通達工程、用電用水按照農業用電用水管理、養殖用地按照設施農業用地對待和管理等政策措施,優化肉牛肉羊產業發展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