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農業農村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6592號建議的答復|關于打造國家數字化質量管理體系助推中國奶業振興的建議

   2021-09-13 239
核心提示:您提出的關于打造國家數字化質量管理體系助推中國奶業振興的建議收悉。經商教育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現答復如下。

李翠枝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打造國家數字化質量管理體系助推中國奶業振興的建議收悉。經商教育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政府牽頭奶業質量大數據平臺,實現奶業質量大數據共享

奶業產業鏈長、環節多,市場監管、衛生健康、農業農村、工業和信息化等多個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并通過相互通報等方式進行質量安全數據共享。乳品生產企業及相關技術機構掌握的大量關于乳品生產、產品分類等乳品質量數據,涉及商業秘密,目前沒有督促報送的法律依據。總的看,建立國家級奶業質量大數據平臺涉及的部門和主體多,目前條件還不成熟。下一步,各有關部門將積極采取措施,推進奶業質量大數據共建共享。

二、關于從食品健康行業試點將全生命周期管理納入國家數字化質量管理體系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不斷完善全國生鮮乳收購站運輸車監管信息系統,精準掌握生鮮乳收購站、運輸車持證運營情況并實行全覆蓋監測,落實養殖者主體責任,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監管,推動各地落實生鮮乳收購站、運輸車專人監管制度,確保監管頻次。其中,對嬰配粉奶源涉及的收購站、運輸車和奶牛場全部建檔,重點監管,構建起嬰配粉奶源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積極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推進奶業全鏈條質量管理,不斷完善可追溯體系數據,進一步提升乳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

三、關于政府將可追溯體系向科研、管理、質檢等專業領域拓展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以信息化作為拓展奶業可追溯體系的重要抓手,啟動實施“全國數字奶業信息服務云平臺”建設,在部分主產省開展試點,利用物聯網技術,對接奶牛養殖場智能管理軟件,與全混合日糧智能飼喂、自動發情監測、奶牛身份識別、擠奶自動計量、奶車定位等技術結合,逐步實現養殖場、奶站和乳品企業等基礎數據信息的自動化采集和互聯互通,有效提升了奶牛養殖和運輸環節的精細化管理水平。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推進可追溯體系在奶業生產管理領域的拓展,逐步擴大追溯體系覆蓋范圍。

四、關于國家從教育機制和體制上出發加快大數據復合型人才培養

教育部高度重視數據人才培養,積極采取措施,完善大數據領域學科專業布局,深入實施產學合作,為打造國家數字化質量管理體系提供人才支撐。一是完善大數據學科布局。引導高校加大大數據相關學科專業設置,加快培養社會急需人才。截至目前,共有40多個學位授予單位設置本科專業點680個。二是加強大數據領域專業建設。研究制定《計算機類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推進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啟動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推動專業辦學質量提升。三是推進大數據領域一流課程建設。組織認定清華大學《高級大數據系統》、重慶郵電大學《大數據分析與處理》等8門大數據相關課程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四是深入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組織企業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2020年,組織認定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000余項。

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鼓勵高校加強相關學科專業建設,進一步推動優質課程建設與應用共享,持續深化產學合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

010-59193372

農業農村部

2021年9月1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