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介紹

?? 2018-10-10 490
核心提示: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食品添加劑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觀、風味、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按照功能的不同,我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將食品添加劑分為23類,共計有2314個品種。23個

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

食品添加劑是有意識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觀、風味、組織結構或貯存性質的非營養物質。  

按照功能的不同,我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將食品添加劑分為23類,共計有2314個品種。


23個類別和主要品種如下

酸度調節劑

主要用于調節食品酸度。常用酸度調節劑包括碳酸鈉 (俗稱“蘇打”、“堿面”等)、碳酸**(也稱“小蘇打)、檸檬酸鉀、乳酸等。

抗結劑

主要用于防止易結塊的顆粒或粉狀食品結塊,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動。常用抗結劑包括糕點中使用的丙二醇、小麥粉中使用的碳酸鎂等。

消泡劑

主要用于生產過程中消除食品的泡沫。常用消泡劑包括稀奶油中使用的聚氧**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生濕面制品(如餃子皮、面條等)中使用的丙二醇等。

抗氧化劑

主要用于食用油脂及油脂含量比較高的食品,防止或延緩其成分氧化分解、變質,提高食品穩定性。常用抗氧化劑包括二***基甲苯、茶多酚、抗壞血酸(即維生素C)等。

漂白劑

主要用于漂白食品。常用的漂白劑包括二氧化硫和硫磺。

膨松劑

主要用于面包、糕點等需要膨松的食品。常用的膨松劑包括**鋁鉀(又名鉀明礬)、碳酸鈣、碳酸**等。

膠基糖果中基礎劑物質

主要用于膠基糖果,可使其起泡、增塑、耐咀嚼。常用的天然橡膠(如糖膠樹膠)、合成橡膠(如聚丁烯)、樹脂(如松香甘油酯)等。

著色劑

主要用于需要著色的食品。常用的著色劑有胭脂紅、赤蘚紅、日落黃、靛藍等。

護色劑

主要用于熟肉制品,能使其在加工、保藏等過程中呈現良**澤。常用的護色劑有*酸鈉、亞*酸鈉、亞*酸鉀等。

乳化劑

能使被乳化食品形成均勻分散體或被乳化。常用的乳化劑有果膠、卡拉膠、磷脂、乳糖醇等。

酶制劑由動物或植物直接提取,或由微生物發酵制得,用于玉米糖漿、面包等食品加工過程。常用的酶制劑有胰蛋白酶、磷脂酶、蛋白酶等。

增味劑

可以補充或增強食品原有的風味,如醬油等調味品中使用的氨基己酸(又名甘氨酸)、L-丙氨酸等。

面粉處理劑

可促進面粉的熟化、增白和提高面粉制品的質量。常用的面粉處理劑有碳酸鎂、碳酸鈣、抗壞血酸等。


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

有助于食品加工順利進行的各種物質,與食品本身無關。在糖果加工中作為防黏劑的D-甘露糖醇和在葡萄酒加工中作為澄清劑的阿拉伯膠都是常用的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

其他添加劑

一些上述功能類別中不能涵蓋的其他功能,如冷凍飲品中使用的冰結構蛋白、可樂型飲料中使用的咖啡因等。

只有經國家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才可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很多,按照其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天然食品添加劑和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兩大類。目前使用的大多數屬于化合合成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零添加”?


準確來說,目前還沒有辦法真正實現食品添加劑“零添加”,雖然市場上有一些宣稱無食品添加劑,但那些也都是在自己制作過程中沒有添加而已,但使用的食品原料中可能含有,而且在考慮食品添加劑零添加的同時還要考慮食品安全問題。專家介紹,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有嚴格的國家標準的,目前我國大約有2334種不同的食品添加劑,合理食用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

?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
更多>同類百科
推薦圖文
推薦百科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