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不僅營養價值極其豐富,而且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以**慢性氣管炎、肝炎;味苦、甘,性寒,是清熱**之中藥,也是重要的**健胃藥。今天為大家帶來蒲公英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蒲公英的種植技術
生長特點及適宜環境
蒲公英生長較適宜陰涼的環境。當氣溫達到5℃,土壤解凍蓿根就開始萌發生長。生長*適宜溫度為10-20℃,溫度達到25℃以上反而對其生長產生一定的影響,易老化,生長遲緩。蒲公英除了營養生長期對土壤要求濕潤外,對其他生長環境要求不是太嚴格。長日照有利于開花結果。
蒲公英栽培適宜在肥沃砂壤土,不僅可以獲得高產,而且品質優良。不適應栽培在土壤板結,粘性較重的地里,影響產量和品質。一般播種5-6天開始出苗。經過20-22天到達團棵期,團棵期后大約到40天左右開始開花。開花至結果5-6天,結果至成熟8-10天,全生育期80天左右,低溫或輕霜后,葉片呈紫綠色。
營養與藥用
營養價值:蒲公英的營養成分極其豐富。含有多種微量元素,100克蒲公英鮮菜中含有7.35毫克胡蘿卜素,維生素含量*高維生素C47毫克,其次是維生素B10.03毫克,再次為維生素B20.39毫克,其中含尼克酸1.9毫克、鈣216毫克、磷115毫克。鐵12.4毫克。其含鐵量之多列野菜之前茅。
種子繁殖:在畦面或壟上采用條播或撒播兩種方式。條播:在畦面上按行距20~25cm開淺溝,播幅約10cm,種子播下后覆土0.3-0.5cm,然后稍加**。
栽培技術
撒播:在平畦上撒播,每畝用種1公斤左右,播種后蓋草保溫保濕,出苗時揭去蓋草,約7~10天即可出苗,如果較濕潤陰涼可不蓋草。
根莖繁殖:上凍前完成肉質根的收獲。將挖出的根株進行整理,摘掉老葉,保留完整的根系及頂芽。 如肉質根需等到春季栽培,應準備好貯藏窖,*好選擇背陰地塊挖寬1—1.2米,深1.5米(東西延長)的貯藏窖。將肉質根放人窖內,碼好,高不超過50厘米。貯藏前期要防止溫度過高而引起肉質根腐爛或發芽,貯藏后期要防凍。
在整理好的畦面或壟上按照行距20-25cm的溝,溝的深度根據蒲公英根的長度而定,按級別一溝一溝地碼埋,碼埋間距2—3厘米,埋人深度以露出根頭生長點為度,碼要整齊,碼埋完畢后立即澆透水。
溫室栽培:主要用于作為蔬菜食用,可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根莖繁殖。根據條件選擇溫度能穩定維持在15—25℃的各種保護設施,在設施內做好土厚40—50厘米的栽培床,栽培基質用潔凈的土壤或河沙等,*后設施內用煙熏劑消毒。若大棚或中小拱棚栽培,可于**年2~3月間扣上農膜,3月下旬采收新芽,此時市價較高,可增加收入。
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蒲公英的種植技術應該有的充分的了解,大家想要學種植的,*好是可以去一個種植老戶那里學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