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湯用什么鍋比較好
*好用瓦罐或質地細膩的砂鍋。
1、瓦罐是由不易傳熱的石英、長石、黏土等原料配合而成的陶土,經過高溫燒制而成,通氣性、依附性好,還具有傳熱均勻、散熱緩慢等特點,煲湯時,瓦罐可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熱量傳遞給內部材料,使湯的滋味更加鮮醇、食材更易酥爛。
2、砂鍋是結合陶土和砂高溫燒制而成,其化學性質十分的穩定,鍋的周圍保溫性也非常好,水分在煲湯的時候蒸發量比較小,可耐高溫、經得起長時間燉煮,需要小火慢燉,讓湯汁濃郁鮮美,保持原汁原味,不丟失營養成分,單從湯的口感上來講,砂鍋煲湯的確是*好的。
燉湯燉多久
根據燉煮的容器以及食材決定。
通常用砂鍋燉煮牛肉、大骨頭等食材,一般燉煮時間在3—4小時為宜,這種俗稱的老火湯味道甘甜無比,燉出來的肉也軟嫩可口,但若是用砂鍋燉蔬菜類湯肴,一般30分鐘比較合適;而用高壓鍋燉煮同樣的食材,則相對時間要短很多,需縮減三分之一的時間為宜。
備注即使是用砂鍋燉湯也不宜燉煮時間多久,因為長時間燉湯并不會使湯的營養有所增加,反而有的食物燉湯時間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而且長時間加熱還會損失食物中的維生素,導致食物的營養價值遞減。
燉湯用熱水還是冷水
冷水更好。
燉煮的菜肴需要經過一個長時間慢煮的過程,讓食材慢慢入味,其中的營養成分逐漸析出到湯中,加上燉煮時多用到肉類食材,如一開始用熱水,會讓肉質快速變硬,燉煮出來口感較柴,而用冷水慢火均衡的把肉里的一些游離氨基酸、核苷酸、低聚肽等鮮味和甜味的呈味物質慢慢燉煮釋放到湯里,其味道就會更好,這樣一來湯里的營養物質也相對更多,吃起來更有營養。
燉湯什么時候放鹽
在湯快燉好的時候放鹽。
如果先放鹽,就會直接影響到湯的口感,以及湯的鮮味和營養素的保存,因為鹽具有脫水作用,如果一開始燉湯就放鹽的話,會使湯中的食材在咸湯中浸泡,組織中的細胞水分會向外滲透,也會使營養流失,妨礙湯汁的濃度質量,特別是燉雞湯和魚湯之類的,會使肉質變老,湯也會沒有香味。
因此燉湯*好是在湯已經快燉好的時候再放進去,然后繼續燉煮七八分鐘,期間不要揭蓋,這樣可以使湯味更濃,里面的食材也更加入味,不過燉魚湯的話就不要蓋鍋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