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喝牛奶的好處,然而作為“奶中黃金”的奶酪,每公斤奶酪制品都是由10公斤的牛奶濃縮而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磷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是***的食品。就工藝而言,奶酪是發(fā)酵的牛奶;就營養(yǎng)而言,奶酪是濃縮的牛奶。下面我們看下奶酪的營養(yǎng),奶酪的食用價值的介紹:
1、奶酪含鈣量是牛奶7倍
奶制品*大的營養(yǎng)價值是鈣與優(yōu)質蛋白質。令人驚喜的是,奶酪中的鈣含量大概是普通牛奶的6~8倍,而蛋白質含量高達牛奶的9倍,換句話說,1~2片奶酪的鈣與蛋白質含量就可以與1袋牛奶相媲美。此外,奶酪中其他營養(yǎng)素如維生素A、D以及由發(fā)酵中額外產生的B族維生素等含量均比牛奶高,當然脂肪含量也是普通牛奶的8~10倍,單位熱量比牛奶高不少。所以,奶酪堪稱是一座營養(yǎng)“小寶庫”。
對于胃口較小的人來說,早餐喝一杯牛奶很可能已經半飽,而奶酪吃進去在胃腸中不像牛奶那么“占地”,所以并不會覺得撐,也更方便快捷高效的保證鈣、優(yōu)質蛋白等營養(yǎng)素攝入。與此同時,奶酪屬于發(fā)酵制品,其中還有豐富的益生菌,經常吃的話,對于改善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有一定的益處。
2、我們應該多吃奶酪
根據(jù)前幾年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中國奶酪年產量僅有1.5—2萬噸,而國外平均則在460萬噸左右;人均年消費量法國*多,為24.5千克,美國為15.7千克,而中國人不足100克。雖然我國目前的奶酪消費量整體呈上升趨勢,不過與西方國家,甚至與同屬亞洲的***等國家相比,人均消費量還是差距很大。
中國人之所以不愛吃奶酪,一方面與我們日常膳食結構有關,我們很多的家常菜貌似很難將奶酪融入其中。另一方面,奶酪本身獨特而怪異的風味,也讓那些從小很少接觸這類乳制品的人不太容易接受,再加上奶酪本身的價格較高,這些因素都降低了國人對奶酪的消費熱情。
3、根據(jù)口味選奶酪
營養(yǎng)價值如此高的奶酪,與其失之交臂的確是一種損失。我們不妨先從選擇適合自己的奶酪與烹調方式入手,慢慢把奶酪納入日常飲食中吧。
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奶酪種類很多,如果按照含水量對其分類,可分為軟質、半硬質、硬質或特硬質奶酪,這個容易理解,也就是奶酪的軟硬程度。硬奶酪可夾在面包中食用,而松軟的奶酪可以用來做甜品等。按照加工工藝,可分為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
4、花式吃奶酪,讓你腦洞大開
奶酪選擇好了,怎么吃呢?如果覺得“孤零零”地吃奶酪難以接受,以下幾種方式會讓你腦洞大開:(1)將奶酪、蔬菜(例如生菜、黃瓜)、雞蛋等一起夾在全麥面包或者饅頭里,做成簡易版的三明治,尤其適合上班族和學生族當早餐。(2)將奶酪切成小塊,與其他蔬果一起做成奶酪沙拉,且能讓沙拉增加一種牛奶的風味。(3)在炒洋蔥、土豆,等蔬菜時放點奶酪,等其完全融化后,炒出的菜別有一番香味。(4)將奶酪放在吐司面包上,抹上番茄醬,撒入杏鮑菇、彩椒、洋蔥等,烤制之后再吃,與披薩有種異曲同工之妙。(5)做一些牛肉等肉類制品時,把奶酪加熱成汁,調入進去,風味也不錯。
買的奶酪太多,一次性吃不了,需要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儲藏,且要注意在保質期前盡快吃完。因為奶酪含蛋白質量較高,容易滋生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