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物質需求的提高,生鮮食品貯藏與保鮮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據報道,我國的果蔬儲運損耗率高達20%,水產品儲運損耗率占11%,遠高于發達國家水平。因此,如何通過提高食品保鮮技術來保證食品的品質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產業發展問題。食品包裝作為現代食品加工制造產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該領域的發展將有助于滿足社會不斷變化的發展需求,減少食物浪費,提高產品質量,延長食品保質期,以及減少食品包裝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李立教授課題組從功能性食品包裝的角度出發,著眼于抗菌、抗氧化以及高阻隔/呼吸調控三個方面,結合綠色包裝發展需求,在食品保鮮領域進行了較為深入系統的探索。近期在食品保鮮包裝和綠色包裝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陸續發表在Journal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中科院1區)、,Food Chemistry (中科院1區)、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科院1區)、Journal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和《食品科學》等食品學科主流刊物上,并新增食品包裝授權發明專利技術轉讓1項。
水產及肉禽等動物來源的生鮮類食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但因其較高的水分和蛋白質含量極易受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敗變質,通過采用抗菌、抗氧化物植物精油等天然提取,以微囊化或多層結構進行調控,實現活性物質的控釋,有效地延長了三文魚及牛、羊肉等生鮮制品的冷藏貨架期。在此基礎上,對可降解包裝材料進行等離子體表面修飾、活化,并接枝多肽抗菌劑,實現了保鮮包裝膜的長效抗菌,受到了重點關注,相關成果被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國際食品領域TOP期刊Journal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0,68, 10532?10541)。
果蔬因其在被采摘以后仍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活動,從而極易發生水分流失、霉變等腐爛變質現象。在對果蔬的呼吸強度、品質變化規律進行研究基礎上,通過天然抗菌劑及微囊材料改性及聚合物微區結構調控,實現可降解包裝內微環境的O2/CO2氣氛控制,達到抑制果蔬呼吸及抑菌、抗氧化的作用效果,并對相關機制進行了探討,研究成果發表在食品領域TOP期刊FoodChemistry(2020, 313, 126134)。其部分研究工作還通過發明專利轉讓實現了產業應用(截至2020年已經轉讓4項),并于2019年獲得中國產學研創新獎,2020年獲得浦東新區科技成果獎三等獎等獎項。
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上海市科委和相關企業的資助。奧本大學王易芬教授,山東省農科院柳堯波研究員以及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龔亮副研究員等合作者參與了部分工作。(供稿:食品學院)
日期:2020-10-07
水產及肉禽等動物來源的生鮮類食品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但因其較高的水分和蛋白質含量極易受微生物作用而導致腐敗變質,通過采用抗菌、抗氧化物植物精油等天然提取,以微囊化或多層結構進行調控,實現活性物質的控釋,有效地延長了三文魚及牛、羊肉等生鮮制品的冷藏貨架期。在此基礎上,對可降解包裝材料進行等離子體表面修飾、活化,并接枝多肽抗菌劑,實現了保鮮包裝膜的長效抗菌,受到了重點關注,相關成果被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國際食品領域TOP期刊Journal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0,68, 10532?10541)。
果蔬因其在被采摘以后仍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活動,從而極易發生水分流失、霉變等腐爛變質現象。在對果蔬的呼吸強度、品質變化規律進行研究基礎上,通過天然抗菌劑及微囊材料改性及聚合物微區結構調控,實現可降解包裝內微環境的O2/CO2氣氛控制,達到抑制果蔬呼吸及抑菌、抗氧化的作用效果,并對相關機制進行了探討,研究成果發表在食品領域TOP期刊FoodChemistry(2020, 313, 126134)。其部分研究工作還通過發明專利轉讓實現了產業應用(截至2020年已經轉讓4項),并于2019年獲得中國產學研創新獎,2020年獲得浦東新區科技成果獎三等獎等獎項。
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上海市科委和相關企業的資助。奧本大學王易芬教授,山東省農科院柳堯波研究員以及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龔亮副研究員等合作者參與了部分工作。(供稿:食品學院)
日期:20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