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嶺南傳統發酵食品中功能菌群解析及其發酵調控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圓滿召開

   2020-10-14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951
核心提示:2020年8月12日,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為牽頭單位完成的嶺南傳統發酵食品中功能菌群解析及其發酵調控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科技
2020年8月12日,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為牽頭單位完成的“嶺南傳統發酵食品中功能菌群解析及其發酵調控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在廣州召開,參與單位包括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福建農林大學、上海理工大學。成果評價組由華南農業大學孫遠明教授、中山大學朱惠蓮教授、暨南大學白衛濱教授、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蘇新國教授、廣州大學曾慶祝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崔春教授、廣東燕塘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余保寧教授級高工7位專家組成。
 
  會上,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科技處副處長林進添教授致歡迎辭,對該成果評價工作表示肯定和支持。項目組負責人白衛東教授、劉功良教授匯報了工作總結和技術總結。
 
  課題組針對嶺南傳統發酵食品的釀造菌群不明、專用菌種不足、產品品質有待提升、危害物有待消減等問題,開展了深入研究。系統解析了嶺南傳統發酵食品釀造過程的微生物群落組成及演替規律;研創了提高原料利用率、改善風味和提高營養的釀造關鍵技術,實現了低糖、控酸、高酯、高氨基酸得率、高活性物濃度的發酵調控關鍵技術應用;闡明了嶺南傳統發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的形成機制,研創了氨基甲酸乙酯、生物胺等的減量控制技術體系。
 
  項目組先后承擔4項國家和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獲得省級科技成果4項;制定國家標準1件,行業標準1件;發表論文119篇,其中三大索引論文46篇;獲授權專利43件,其中發明專利41件,實用新型專利2件;培養碩博研究生58人。相關技術和新產品在廣東、福建、上海等地企業進行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嶺南傳統發酵食品的品質提升、產業升級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成果評價組認為:該嶺南傳統發酵食品的相關技術先進,其中靶向活菌的釀造菌群解析技術和氨基甲酸乙酯等有害物的減量控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日期:2020-10-14
 
地區: 廣東 廣州市
行業: 乳業 調味品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