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草莓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Microbial Biotechnology》上發表草莓炭疽病相關研究成果

   2021-01-25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曾祥國493
核心提示:近日,國際著名藥物化學雜志《Microbial Biotechnology》(IF:5.328)在線刊發了院草莓(花卉)創新團隊的題為Reproduction resp
近日,國際著名藥物化學雜志《Microbial Biotechnology》(IF:5.328)在線刊發了院草莓(花卉)創新團隊的題為“Reproduction response of Colletotrichum fungi under the fungicide stress reveals new aspects of chemical control of fungal diseases”的最新研究成果。韓永超博士為文章的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訊作者。
 
  殺菌劑和抗真菌劑被廣泛用作植物和人類真菌疾病的一線治療。人們普遍認為,使用殺菌劑會給環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導致病原菌產生抗藥性。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殺菌劑的施用頻率和真菌的抗藥性上,但對殺菌劑處理后的殘留量,特別是其在真菌生長和產孢中的潛在作用研究較少。本文研究了亞致死濃度殺菌劑對真菌產孢的影響。結果顯示:兩種14α-脫甲基酶抑制劑(DMIs)均能提高炭疽菌在PDA上的產孢量。在PDA培養基和植物組織上,低濃度DMI殺菌劑均能促進炭疽菌產孢,而線粒體呼吸抑制劑(QoIs)對炭疽菌產孢無明顯影響。轉錄組學分析表明DMI殺菌劑脅迫信號可能通過FluG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傳遞到產孢中樞調控途徑,進一步證實了DMI殺菌劑促進炭疽菌產孢的形態學效應。據我們所知,這是第一個深入研究殺菌劑壓力下真菌生殖反應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殺菌劑對病原真菌的生長繁殖具有雙向作用,為科學合理使用殺菌劑提供了新的依據。
 
  近年來草莓團隊針對產業中炭疽病、灰霉病等病害危害嚴重的問題,深入開展應用基礎理論創新,并創新成果逐步應用到抗病品種篩選與培育、栽培技術等方面,從品種和栽培方面綜合解決病害危害嚴重的問題,目前該團隊已在炭疽病綜合防治、灰霉病抗(避)病育種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湖北省技術創新專項重大項目及省創新中心項目的資助。
 
  查詢網址:https://sfam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1751-7915.13754



日期:2021-01-25
 
地區: 湖北
標簽: 化學 草莓
行業: 果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