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山東農學會組織有關專家成立成果評價專家組,對作物所主持完成的“高產優質廣適大豆新品種齊黃34”成果進行了評價。
評價會專家組由南京農業大學蓋鈞鎰院士以及來自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的9位專家組成。會議采用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會由山東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希軍研究員主持,我院院長萬書波,科研處處長張正,作物所黨委書記劉開昌、副所長王旭清出席會議,成果主要完成人及作物所科研管理科相關人員參加。
會上,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審查了相關的技術文件,經質詢、討論,最終形成了評價意見。專家組認為該成果針對我國大豆生產長期存在產量低、品質差、種植效益低等突出問題,創新育種思路和育種策略,經過25年的努力,育成高產優質廣適大豆新品種齊黃34,實現了大豆育種重大突破,突破了大豆品種產量與品質、產量與適應性、蛋白質含量與脂肪含量同步提高的瓶頸。該品種高產穩產,5年8點次創畝產300公斤以上的高產典型,2020年畝產353.45公斤創全國夏大豆高產紀錄;適應性廣,種植范圍跨20個緯度,通過國家黃淮海北片、中片和山東、貴州等5省審(認)定,累計推廣3324.57萬畝,是目前黃淮海地區種植面積最大的新品種,山東省和江蘇省第一大品種。累計增產大豆13.53億公斤,增加社會經濟效益74.05億元。專家組一致評定,該成果整體居國際先進水平,在麥豆兩熟制大豆育種產量品質協同提高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日期:2021-02-04
評價會專家組由南京農業大學蓋鈞鎰院士以及來自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的9位專家組成。會議采用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會由山東農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希軍研究員主持,我院院長萬書波,科研處處長張正,作物所黨委書記劉開昌、副所長王旭清出席會議,成果主要完成人及作物所科研管理科相關人員參加。
會上,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審查了相關的技術文件,經質詢、討論,最終形成了評價意見。專家組認為該成果針對我國大豆生產長期存在產量低、品質差、種植效益低等突出問題,創新育種思路和育種策略,經過25年的努力,育成高產優質廣適大豆新品種齊黃34,實現了大豆育種重大突破,突破了大豆品種產量與品質、產量與適應性、蛋白質含量與脂肪含量同步提高的瓶頸。該品種高產穩產,5年8點次創畝產300公斤以上的高產典型,2020年畝產353.45公斤創全國夏大豆高產紀錄;適應性廣,種植范圍跨20個緯度,通過國家黃淮海北片、中片和山東、貴州等5省審(認)定,累計推廣3324.57萬畝,是目前黃淮海地區種植面積最大的新品種,山東省和江蘇省第一大品種。累計增產大豆13.53億公斤,增加社會經濟效益74.05億元。專家組一致評定,該成果整體居國際先進水平,在麥豆兩熟制大豆育種產量品質協同提高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日期: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