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小龍蝦養殖技術創新論壇助力產業突破瓶頸

   2021-03-22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微信號422
核心提示:小龍蝦養殖業經歷了多年的快速發展,但技術提升沒有跟上產業發展的需求,養殖短板比較突出,模式結構不夠合理,提升技術和管理水
小龍蝦養殖業經歷了多年的快速發展,但技術提升沒有跟上產業發展的需求,養殖短板比較突出,模式結構不夠合理,提升技術和管理水平成為當下小龍蝦養殖業者必須面對的棘手問題。2021第四屆中國(國際)小龍蝦產業大會平行論壇二——小龍蝦養殖技術創新論壇聚焦行業關注的問題,邀請江西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胡火根站長,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克氏原螯蝦崗位科學家唐建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教授魏開金,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總工程師陶忠虎等專家學者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小龍蝦養殖戶,就小龍蝦養殖技術創新、模式轉型等角度進行深入的講解、交流和探討,共同促進小龍蝦養殖業的繁榮發展。


  “我國小龍蝦產業GDP從2016年的1640億到2019年的4111億,持續攀高,多年來保持高效快速發展。但主產區小龍蝦供給季節性明顯,冬春兩季供應量不足,嚴重制約著小龍蝦產業的發展”,據海南稻蝦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兼高級副總裁黃昌隆介紹,海南省年平均氣溫23~25度,特殊的熱帶地理位置和區位環境,使得海南熱帶全季小龍蝦成為彌補冬春兩季全國市場短板,填補市場空缺,從源頭上解決小龍蝦養殖受地域和季節因素限制而供應鏈不足的問題,將成為中國千億級小龍蝦經濟體突破瓶頸的核心要素。


  “因去年價格影響,今年小龍蝦養殖會理性發展,大規格蝦更受市場歡迎價格相對有保障,小蝦價格波動大,可能會有滯銷出現,部分養殖戶趨向養大蝦”,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克氏原螯蝦崗位科學家唐建清表示,目前小龍蝦養殖模式呈現多樣化、百花齊放的發展局面,目前小龍蝦養殖的主要模式有稻蝦綜合種養模式、池塘蝦蟹混養模式、池塘主養模式、大棚養殖小龍蝦模式以及藕塘(田)養殖模式,“其中稻蝦綜合種養模式又分為稻蝦連作種養模式、稻蝦共作種養模式、放養幼蝦-稻蝦輪作模式、稻田蝦蟹輪作種養模式,以及稻-蝦+N(鴨、鱉)輪養共作模式”。


  關于未來的小龍蝦養殖發展趨勢,唐建清認為主要有五個,第一是從大養蝦向養大蝦發展;第二是養繁分離,提高養殖的可控性;第三是錯峰養殖,實現提前上市或延后上市提升養殖效益;第四是養殖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應用會越來越廣泛;第五是規模生產能拓展消費市場、增強抗風險能力,同時還要品牌經營的意識,通過品牌化的運營提升綜合效益。


  “蝦稻共作只是一個平臺,根據不同的時期的市場需求,可以開展多種不同的養殖模式”,據潛江市農業發展中心總工程師陶忠虎介紹,目前蝦稻共作主要有三種模式,蝦稻共作繁養一體標準化模式、蝦稻共作繁養分離模式和蝦稻共作立體綜合生態模式,“蝦稻共作繁養一體標準化養殖模式是一種基礎模式,是當前生產的主要模式,該模式生產一季稻兩季蝦,以生產小規格蝦為主,其幼蝦比例占到整個養殖產品的50-60%,主要以前期生產蝦苗、中期賣大蝦、后期為加工企業提供庫蝦為主。”


  而蝦稻共作繁養分離模式的主要特點就是分別建立小龍蝦的生態繁育區(20%面積)和商品蝦養殖區(80%面積),繁育區前期培育蝦苗,中期生產大規格商品蝦,后期賣庫蝦;養殖區以養大蝦為主,每年清塘后投放蝦苗,前期收獲大規格商品蝦,后期收獲庫蝦。蝦稻共作立體綜合生態模式則是小龍蝦繁養一體化的另一種模式,通過投放小龍蝦天敵水生經濟動物,如鱖魚、黃鱔、烏龜、甲魚等,以消滅部分蝦苗,降低小龍蝦養殖密度,達到生產大規格商品蝦和小龍蝦疫病生物防控的目的。


  “稻蝦育養分區是從過去那種靠賣苗賣庫蝦走向循環養殖,可持續發展;是從過去一味講規模、論產量、重速度走向講規格、論品相、重質量、求效益的;是擺脫之前盲目、浮夸、投機的早期狀態,走向專業、精準、可控的一種模式。”公安縣泥香家庭農場負責人毛澤俊從循環養殖生產流程、稻與蝦的模式切換與生態輪休、養成區密度控制和生態還原等三方面介紹了繁養分離模式的關鍵環節與要點,“養成區都是自繁自養多年,怎么樣確保它的密度能夠被控制?如果自身密度控制不了,就談不上育養分區?養成區密度控制是養殖戶一定要重點關注的核心問題。”


  “蝦苗經濟消失,庫蝦經濟萎縮,我們不僅要養大蝦,還要養高品質大蝦”,潛江蝦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居茂從七個方面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和做法,大面積平底池優勢越來越明顯;控苗要從控種開始;干法越冬,錯峰上市;殺蝦保草,建立好生態;分批上水,分批出苗;“要有正確的喂養觀和捕撈銷售觀,少用投入品,不自配料,慢養,以培菌配藻為主;合適的地籠,足夠的地籠能捕就捕、不等價、不賭價、該賣就賣”。


  “2020年新塘口數量減少,導致蝦苗供大于求。很多老塘口蝦苗密度大,導致養殖出的成蝦規格小,再加上集中上市,成蝦價格低。對比2019年,2020年稻蝦客戶盈利比例、盈利數斷崖式下跌。”海大集團高級工程師吳兵總結認為,這是“成也蝦苗,敗也蝦苗”。“養殖是模式驅動型的行業,海大集團在小龍蝦養殖模式研發、總結和推廣上下足了功夫”,據了解,“345”模式是龍蝦養殖紅利時代(2015-2018年),推廣普及對小龍蝦養殖的理解;“原塘三早”模式是理性時代(2019年-2020年),依托三波苗理論,凸顯第一波苗的價值,推廣三早模式,優化小龍蝦養殖技術;育養“1+N”模式是針對基地型、多塘口客戶,合理規劃養殖,降低密度,養出成品蝦;高溫蝦模式是解決高溫期養殖難的問題,提升養殖效益;“244”模式是針對精養客戶,養出品質蝦。




日期:2021-03-22
 
地區: 湖北 潛江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