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獲科技部批準

   2021-04-01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792
核心提示:3月30日,從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獲悉,科技部已批復同意支持我省建設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這是我國農業領域首批獲批建設的
3月30日,從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獲悉,科技部已批復同意支持我省建設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這是我國農業領域首批獲批建設的三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之一。


  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由我院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牽頭,聯合海南大學、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有限公司、廣東海洋大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科學院、湖南農業大學、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湖南大學和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建。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用”原則,多方協作,實行“總部、研究中心、區域分中心和試驗站/基地”建設模式。通過跨區域、跨領域、跨學科統籌推進和任務協同,水稻雜種優勢利用技術與農業分子生物技術、鹽堿地改良綜合生態技術等相關領域和產業有機銜接,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技術創新融合,與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雜交水稻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平臺緊密銜接,創新資源開放共享,以及通過金融社會資本、產業資本以及相關領域優秀人才聚集,構建整體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耐鹽堿水稻研發技術創新平臺,培養全產業鏈國家高端創新人才隊伍,攻克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


  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將充分發揮湖南水稻種業創新優勢,聚焦耐鹽堿水稻雜種優勢利用關鍵技術、耐鹽堿種質功能基因挖掘及其分子育種技術、耐鹽堿水稻新品種配套應用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一流科研平臺與研發體系,形成重大關鍵技術源頭供給。到2030年,培育出適合不同鹽堿地生態區種植的有重大應用價值的水稻新品種10-15個,具有在全國推廣面積達1億畝的產能,畝產達到300公斤以上,并輻射東南亞和非洲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落實“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提供技術儲備。


  據悉,我國有15億畝鹽堿地,袁隆平院士多次表示,如果能在1億多畝有水稻種植潛力的鹽堿地上種植水稻,每年則有望增加養活8000多萬人口的糧食產量。啟動耐鹽堿水稻品種培育及核心技術研究,協同國內外優勢創新資源,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有促于推動我省“三高四新”戰略的實施,為湖南種業創新搭建高水平研發平臺,促進種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日期:2021-04-01
 
地區: 湖南
標簽: 水稻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