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梨園主要病蟲害的診斷與防治實用技術——麻皮蝽

   2021-06-10 中國果樹微信號783
核心提示:麻皮蝽又稱黃斑蝽、麻蝽象、麻紋蝽、臭大姐,主要以成蟲和若蟲刺吸為害果實,果實整個生長期均可受害,影響果實的產量及品質。除
麻皮蝽又稱黃斑蝽、麻蝽象、麻紋蝽、臭大姐,主要以成蟲和若蟲刺吸為害果實,果實整個生長期均可受害,影響果實的產量及品質。除梨樹外,該蟲還可以為害桃、李、杏、棗等果樹,在我國各梨產區均有發生。
 
  田間癥狀
 
  果實受害處表面凹陷,內部組織石細胞增多,局部停止生長,果面凹凸不平,果實變硬、畸形,形成疙瘩梨,喪失商品價值。
 
  形態特征
 
  麻皮蝽成蟲體長20~25mm、寬10.0~11.5mm,體黑褐色,密布黑色刻點及細碎不規則黃斑;頭部狹長,頭部前端至小盾片有1條黃色細中縱線;觸角5節,黑色;喙淺黃色,4節,末節黑色,達第3腹節后緣;前胸背板前緣及前側緣具黃色窄邊;胸部腹板黃白色,密布黑色刻點。卵灰白色,塊狀,略呈圓柱形,頂端有蓋,周緣具刺毛。若蟲各齡均呈扁洋梨形,前端尖削后部渾圓,老齡體長約19mm,似成蟲。

 
  發生規律
 
  麻皮蝽在北方果區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枯枝落葉下、草叢中、樹皮裂縫、梯田堰壩縫、圍墻縫等處越冬。翌年果樹萌芽后逐漸開始出蟄活動,先在其他寄主植物上為害,5月中旬開始進入梨園。成蟲5月中下旬開始交尾產卵,6月上旬為產卵盛期,卵多成塊狀產于葉背。6月初逐漸見到若蟲,初齡若蟲常群集于葉背,2、3齡才分散活動。7—8月羽化為成蟲。成蟲飛翔力強,喜于樹體上部棲息為害,有假死性,受驚擾時會噴射臭液。
 
  防治適期
 
  首先要監測成蟲的發生數量,發現害蟲遷飛至梨園的初期即可進行噴藥,大果園也可只噴灑外圍梨樹,阻止害蟲進園,7~10d噴1次,連噴2~3次。其次在田間標記卵塊,發現幼蟲開始孵化,需立即噴藥防治。
 
  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
 
  秋季在果園內設置草堆(特別是在果園內小房的南面),誘集成蟲越冬,進入冬季后將草堆集中燒毀。梨樹發芽前,徹底清除果園內的枯枝、落葉、雜草等,集中深埋或燒毀,破壞害蟲越冬場所,消滅越冬害蟲。盡量采取果實套袋栽培,利用果袋防止果實受害。
 
  及時噴藥防治
 
  結合防治適期及時施藥,最好選用速效性好、擊倒力強的藥劑。效果較好的藥劑有48%毒死蜱乳油1200~1500倍液、40%毒死蜱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90%天多威(快靈)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24%滅多威水劑800~1000倍液、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水乳劑1500~2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等。在藥液中混加有機硅等農藥助劑,可顯著提高殺蟲效果。

  梨園麻皮蝽防治技術圖譜
 
  聲  明:本文摘編自《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1年第6期“梨園麻皮蝽的診斷與防治實用技術”(閆文濤,張懷江,岳強,仇貴生,孫麗娜,王雅偲)。 


日期:2021-06-10
 
標簽: 病蟲害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