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四川農業大學理學院與信息工程學院合作在食品獸藥快速檢測呋喃西林領域取得新突破

   2021-09-23 四川農業大學401
核心提示:近日,四川農業大學理學院“功能生物材料與分析新方法”研究團隊與信息工程學院合作研究了在智能手機平臺上電致化學發光傳感器對呋喃西林的快速即時檢測。……(世界食品網-www.cctv1204.com)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理學院“功能生物材料與分析新方法”研究團隊與信息工程學院合作研究了在智能手機平臺上電致化學發光傳感器對呋喃西林的快速即時檢測,其研究成果《基于Ag+@UiO-66-NH2/CsPbBr3的智能手機平臺的可視化電致化學發光分子印跡傳感器用于呋喃西林的即時檢測》(A visual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molecularly imprinted sensor with Ag+@UiO-66-NH2decorated CsPbBr3perovskite based on smartphone for point-of-care detection of nitrofurazone,DOI:10.1016/j.cej.2021.132462)在化工領域國際權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一區TOP期刊,IF2020=13.273)上發表。
 
  呋喃西林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真菌和原蟲等病原體均有殺滅作用,曾廣泛應用于畜禽及水產養殖業,用以治療由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所引起的腸炎、疥瘡、潰瘍病等。由于其代謝物對人體有致癌、致畸作用,并與特定的病理狀態相關聯,因此對呋喃西林的痕量檢測十分重要。
 
  該項研究基于智能手機讀取光學信號的原理,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結合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算法,自主研發多色彩模式電致化學發光APP分析系統,成功構建一種便攜式可視化電致化學發光分子印跡聚合物傳感系統(ECL-MIP)。在該系統中,鋰離子電池作為ECL的激發源,Ag+@UiO-66-NH2負載的CsPbBr3鈣鈦礦納米材料作為發光體,專用于呋喃西林的高靈敏檢測,在食品獸藥殘留和醫療臨床檢驗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合作研制的多色彩模式電致化學發光APP分析系統在3分鐘內便可完成呋喃西林獸藥殘留的檢測,簡單、快捷、高效判斷獸藥殘留是否超標,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圖1基于便攜式智能手機ECL-MIP系統的Ag+@UiO-66-NH2/CsPbBr3/MIP/GCE的制備方法、機器學習和傳感應用
 
  本項研究充分融合化學理論和信息工程技術,打破學科壁壘與界限,積極探索化學、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學科間的交叉領域,促進學校化學學科進一步拓展視野,提升化學學科創新能力及競爭力。理學院2019級生物資源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何杰為論文第一作者,理學院饒含兵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本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廳項目和四川農業大學學科建設雙支計劃的支持。

  圖2基于ECL-MIP傳感器智能手機便攜式檢測系統



日期:2021-09-23
 
地區: 四川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